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ID:8437744

大小:2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27

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_第3页
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_第4页
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以下简称《通知》)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要求,参照安徽省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评价的指导思想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结果客观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评价的基本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实施普通高中学生

2、综合素质评价,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既关注全体发展又关注个体差异,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二)发展性原则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民主性原则加强学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有效的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增进理解与沟通,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四)多样化原则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

3、,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五)可操作性原则评价过程简便、直观、易操作,逐步实现评价操作与管理的信息化。(六)客观性原则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方法,确保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具体、实事求是,增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效性。三、组织机构(一)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认定委员会主 任:张宇汉副主任:王洪贤成 员:王良庭、胡贤标、李守明、张华传(二)、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班主任、任课教师(2位)、学生代表(2位),教师成员必须是任课教师(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年),对学生应有充分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小组成员名单要在评价工作正式开展前一

4、周向被评班级所有学生公布,如果超过1/3的学生不同意某成员,则需要做相应调整。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认定委员会职责:(1)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2)组织成立班级评定小组,组织相关教师培训;(3)具体组织实施评定工作,处理评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评定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并对评定过程的争议进行仲裁,保证评定工作的顺利进行。(4)认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 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职责:(1)按学校评定领导组的要求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和培训;(2)按评定程序完成各项工作,指导本班学生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成长记录袋》并妥善

5、保管;(3)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4)接受家长来访和咨询。由班主任担任该班评定小组组长。四、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一)评价内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通知》中的有关要求为基本依据,从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等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要素、主要行为表现等三级,具体内容见《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附件1,以下简称《细目表》)。(二)评价标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综合性评语和评定等级。综合性评语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重点突出学

6、生的特点和潜质。评定等级指每个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其中“公民道德素养”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其他五个方面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1、公民道德素养方面。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合格。达到合格要求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优秀。(1)获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2)在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校级以上有关部门表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评为不合格。(1)严重违反校纪、受到学校处分且无悔改表现;(2)触犯法律法规、受到司法机关处理。2、交流与合作方面。符合

7、《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B,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C。达到B等要求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A。(1)在学校组织或认可的集体活动中起主要组织作用;(2)积极参与学校组织或认可的辩论、演讲等活动并有突出表现;(3)学校组织或认可的活动中有与他人合作的突出表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评为D。(1)长期不参加班级等集体活动:(2)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3、学习态度与能力方面。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B,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C。达到B等要求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A。(1)在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所有模块考试成绩优秀;(

8、2)研究性学习成果显著,在市级以上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