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ID:8438685

大小:3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3-27

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_第1页
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_第2页
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_第3页
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_第4页
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两名“差生”的不同命运引人思考两名同样有偏科问题的中学生,一个在老师鼓励下,成为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高材生;另一位则由于老师和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变成了“逃学大王”,不得不送进工读学校。这样的教育实例,引发人们对教育理念的思考。  今年教师节前被人事部、教育部追授为“全国模范教师”的郑州市22中教师吴玲,以其拳拳爱心和多种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教育转化了一大批有这样那样毛病的“差生”。其中,王之欣由一名数学“差生”成长为舞蹈特长生的故事在22中被传为佳话。  2002年秋,吴玲任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王之欣数学

2、成绩在班级排名落后。由于王之欣酷爱舞蹈,常因练舞、上培训班耽误上课,影响了学习,因此被一些同学和老师冠以“纪律差”“学习差”之名。  王之欣的父亲王学俊告诉记者,担心儿子的前途,当时准备停止儿子学舞蹈。吴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称赞王之欣热爱舞蹈很难得,提出要鼓励孩子多方面发展。王之欣很受鼓舞。吴玲老师还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商量,给王之欣练舞请假。在王之欣参加比赛时,同样喜爱舞蹈的吴玲老师还亲自指导。同时,为了调动王之欣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吴老师还请他担任数学课代表,有一点进步就鼓励他,王之欣的数学成绩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王之欣没有辜

3、负老师的期望,2003年,以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现在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都很突出。  同样是教师的王之欣的妈妈孟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吴老师的鼓励,后果很难设想。王之欣能选择适合他的成长道路,是吴玲老师先进教育理念的成功。”  另一个叫张小根(化名)的男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他在郑州市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中时,严重偏科,他对语文、英语等课程没有兴趣,但数学成绩却很好。每到语文、英语等不喜欢的课,他就成了不守纪律的“讨人嫌”。久而久之,挨批评、被罚站、赶出教室成了家常便饭。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尊严尽失”的张小根,开

4、始逃学、打架,成了什么都无所谓的“无赖”。2002年,他被原中学除名后,被家长送到郑州市工读学校。班主任蔡晓龙老师惊异地发现,新入校的张小根参加全市初二统考时,数学成绩竟是连重点中学也很难得的满分。  蔡晓龙老师告诉记者,这个孩子很聪明,性格倔强,逆反心理很重,经过反复鼓励、感化,帮他认识自己的才能和不足,他才端正了人生观。但是他也为张小根感到惋惜:“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如果得到发掘,会是个人才。”  两个偏科的中学生,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产生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郑州市工读学校校长夏启超认为,像张小根这样的孩子在工读学校颇有

5、代表性。走进工读学校的孩子,与智力无关,而且多数个性特点突出。在当前完全以考试成绩论优劣的大环境中,这样的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机会。  河南省教育学院教授荆建华认为,当前教育部推行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就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纠正当前应试教育中不正确的学生观,全面看待每位学生。学生没有优、差之分,只有不同的特点。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是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以弥补。我们当前的教育理念仍有较大的差距。地下党2008-01-1114:46中学班主任德育案例对学生“爱”不起来

6、怎么办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没有不论及师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但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繁复,个别学生的难以教育,对学生"爱"不起来的情况难免发生。要对学生爱起来,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去努力。  从理论上说,班主任对师爱的正确涵义和重要意义应有明确的认识。人们习惯于把师爱比作母爱,仅仅是比喻而已,它们的社会内涵有很大的不同。母爱,是亲子之爱、亲情之爱,它的伟大在于深厚、细腻与专一;师爱,是事业爱、教育爱,它的伟大在于博大、理智与奉献。

7、师爱是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它的对象是学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个、几百个。当教师面对学生时,他们不能挑选,爱这一个,不爱那一个,他们要爱第一个学生。即使有的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教师照样爱他们,而且更多地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教育他们。教师的爱,与他们的社会责任相一致。具备真正的师爱情感的教师,是永远不会计较学生的。师爱这样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奠定了育人的感情基础。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反映了客观规律。师爱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熏染与感化力量。一个班主任不爱

8、学生,是不可能完成自己肩负的育人使命的。  从实践上说,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产生的。师爱必须真诚,虚虚假假,矫揉造作是不行的。童心无欺,虚假的感情,只能短时间蒙蔽孩子,很快他们就会辨清真假,而且会十分反感。师爱必须公平,对全体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有教无类",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