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10

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10

ID:8451255

大小:3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28

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10_第1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10_第2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10_第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10_第4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10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总复习资料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更多资源请访问赣榆信息网http://www.gyxxw.com十----机械波复习要点1、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条件2、了解机械波的分类及两类机械波的特征3、掌握机械波的图象、理解机械波图象的物理含意,并能利用机械波图象解决相关的问题。4、掌握机械波的波长、波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并知道这三个量分别是由什么因素所决定。5、了解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并掌握波的干涉现象的有关特征与规律以及波的明显衍射的相应条件。6、了解声波的相关知识及多普勒效应。二、难点剖析1、关于机械波的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而简谐运动在介质中传播则将形成

2、简谐波。(2)产生条件: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有两条:第一,必须有波源;第二,必须有弹性的连续的介质。(3)波的分类:按照质点作机械振动的方向与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方向间关系划分,机械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类。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叫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平行的叫纵波。(4)波的特点:机械波传播的只是质点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机械波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离波源泉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参加振动;正因为波的形成实际上是从波源开始依次带动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参加振动,所以一方面参加振动的各质点的振动周期,振动频率都与波源质点

3、相同,另一方面各质点参加振动的起始时刻随着与波源的距离依次滞后。2、波的图象(以简谐波为例)(1)形状:波的图象的形状是如图-1所示的正弦曲线。xrO图-1(2)意义:波的图象反映的是波的传播过程中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相对于各自的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3)作用:利用波的图象通常可以解决如下问题:①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波长;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各质点振动的振幅A;-5-更多资源请访问赣榆信息网http://www.gyxxw.com③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④从图象中可以间接地比较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速度、动能、热能、回复力、加速度等量的大小;

4、⑤如波的传播方向已知,则还可以由图象判断各质点该时刻的振动方向以及下一时刻的波形;⑥如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书籍,更可利用图象所得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求得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⑦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比较;简谐运动的振图象机械波的波动图象图象函数关系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它的位置x随时间 t变化的关系在某一时刻某一直线上各个质点的位置所形成的图象(横波)坐标横轴一个质点振动的时间各质点平衡位置距坐标原点的位置(距离)纵轴一个质点不同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各质点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形状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图象由图象可直观得到的数据周期T振幅A波长振幅A波峰及波谷的位置图

5、象上某一点的意义在某时刻(横轴坐标)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纵轴坐标)在某时刻,距坐标原点的距离一定(横轴坐标)的该质点的位移(纵坐标)3、波的特有现象(1)波的叠加原理(独立传播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而不互相干扰,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这几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2)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能够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大。(3)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发生干涉现象,则介质中某点P的振动是加强或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达两波源的距离之差:若距离之差恰等于半

6、波长的偶(奇)数倍,则P处的质点振动必然是加强(减弱)的。-5-更多资源请访问赣榆信息网http://www.gyxxw.com4、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面容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频率为f的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f1>f2;频率为f的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f2

7、zC、这列波的波速为25m/sD、这列波向右传播图-2分析:由A点坐标结合波的图象可得波长;由A点运动到最大位移所历时间可得周期;由波长、周期、波速关系可得波速;由波形成过程的本质可得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关系。解:由于A点距O点0.5m,所以波长为由于质点A再经0.02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所以周期为T=0.08s由于v=T,所以波速为传播方向的“双向性”特点。解答:由振动图象可知:周期为T=0.4s由波的图象又可知:波长为于是可得波速为在△t=t’-t=0.5s内,波的传播距离为△x=v△t=5m考虑到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特征知:当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

8、时刻波形应如图15-5中的C图所示;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