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

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

ID:8479944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9

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_第1页
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_第2页
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_第3页
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_第4页
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代篆刻艺术流派说初探明万历年间,文人篆刻艺术进入了自觉时代。其标志有二:一是文人篆刻家的大量涌现;二是篆刻艺术理论(以下简称印论)日趋成熟。由于篆刻家在风格、创造方法、审美理想上的接近,篆刻艺术流派也从无到有,渐渐形成,并必然在印论中得到反映。明代篆刻流派历来给人以不识庐山真面之感。至于流派成因、风格特征、创作倾向及其代表的文艺思潮是什么,更模糊朦胧。本文拟对明代关于篆刻流派有关资料,作一初步的梳理,以期使明代篆刻流派说有个较为清晰的面目。一、流派之始明代篆刻艺术家,初有王冕。他虽开以花药石治印之先,又善自篆自刻,但其时风气未开,未能造成什么影响。德靖年间,江苏苏州吴门画

2、坛盟主沈石田、文征明于书画之余开好印之风。同期书画家王宠、祝允明、陈道复、唐伯虎、丰坊、莫是龙等亦均有印癖。《蜗庐笔记》云:“待诏(文征明)印章,虽不能法秦汉,然雅而不俗,清而有神,得六朝陈隋之意。苍茫古朴,略有不逮。”从今日有限的资料来看,文征明(一四七○——一五五九)尚不能自书自刻。但从“雅而不俗、清而有神”的评语来看,他已能自己设计印稿,并以“清雅”之六朝古意,校正宋元诘曲盘旋之积习,虽然古朴不足,但这种风格对当时还必须由工匠以刀最后完成印作的印坛,已经有了相当的刺激。明代篆刻史上有着显赫功绩的文彭(一四九八——一五七三),从小受到其父征明及当时苏南书画界之影响。万历

3、初年周应愿著《印说》云:“博士彭,克绍箕裘,间篆印,兴到或手镌之,却多白文。惟‘寿承’朱文印是其亲笔,不衫不履,自尔非常”以显著位置记录了文彭自篆自刻的情况,并以“不衫不履,自尔非常。”高度概括了文彭印作的文人写意风格特征。从流派的角度审视,《印说》还记载了受到文彭影响的篆刻家,如:“许太仆初喜篆扁额,作经寸外字,篆印手镌,仿佛文博士。”(许初,字复初,一字元复,号高阳,嘉靖间应贡,历南京太仆寺主簿。工篆,兼善楷草,亦擅刻印。)这里清楚地说明文彭的印风在当时已经影响了同时代的篆刻家。与文彭同期,曾对明代印坛有过影响的篆刻家还有王榖祥(一五○一——一五六八)。王榖祥字禄之,号

4、酉室,苏州人,嘉靖八年(一五二九)进士。官吏部员外朗,书画皆为士林所重。“摹刻印章,并精妙绝伦”(《广印人传》)。万历壬子(一六一二)无锡邹迪光作《金一甫印选小序》可证当时对王禄之印章的高度评价:“数十年来,此道理惟王禄之、文寿承、何长卿、黄圣期四君稍稍擅长,而亦时有善败。”王禄之生活于嘉靖年间,卒于隆庆二年,其时仿汉之风尚未掀起,可以想见其印风亦当与文彭相类。或言受到吴门文征明之影响,也是理所当然的。文彭在南京生活过相当一段时期,与何震识。何震约生于一五三○年,约卒于一六○四年,“其与文国博,盖在师友间。博究心六书,主臣从之讨论,尽日夜不休……”(周亮工《印人传》)。何震

5、启于文彭,这是公认的,因此何震早期的印风,当然亦染于文彭无疑。可以这样判断,万历之前文征明、文彭、王榖祥、许初、何震等,一个由吴门缘起,影响至南京的篆刻流派雏形已经形成。二、有关文、何的篆刻流派说资料关于文、何这两位明代印坛的开由者,早已为印坛熟知,然而究竟何时二人并称,却很少有人问津。文彭于万历元年谢世前,何震虽已名声在外,但尚在文彭羽下,未及抗衡之势,并称不太可能,从当时的资料可判明,万历前期的印坛并没有将文何并称,而在何震与文彭并称之前,明代印坛曾经历了重大的变革,那便是由一本印谱引起的拟汉风气的盛行。明隆庆六年太原王延年与海上顾汝脩合作,以钤印本《集古印谱》问世,万

6、历三年顾氏又将《集古印谱》以木刻版刊印问世,更名《印薮》,这是万历印人得以大量涌现的重要楔机,由此掀起了仿汉热潮。以至“今夫学士大夫,读印便称慕秦汉印。”“吴中二、三好事家无不知有汉印”(周应愿《印说》)。这一印坛主流,一方面使明代印人得以从摹古中获得传统的滋哺,另一方面由此而产生的拟古主义压抑了篆刻家个性的发挥。从万历前期的印谱看,摹古印谱完全占了上风。这种局面俟万历中期后,篆刻家以自己的篆刻作品集问世,始被打破。何震即是仿汉热潮中既能断承又能出新书者之一。并且由于这些出新者的出现,才与仿汉热兴起前的文彭一派,形成了万历前期风格不同的两大派系,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文

7、、何并称的可能。这在万历中期后出现的印谱序跋中可以得到证实。甘旸(字旭甫、号寅东,一名旭,秣陵人)于《甘氏印集自序》中写道:“秣陵邢太史稚山,姚羽士徵石;吴郡文寿承、许高阳皆留心于斯,而法松雪、子行所遗章篆,世益珍重。云问顾从德搜古印为谱,复并诸集,梓为《印薮》,播传海内,新安吴丘隅、何长卿以是名家。”许令典(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盐官人)于《甘氏印集》叙中亦称:“吴有寿承,寿承拾谉宋、元,而背驰秦汉,其文巧合、深刺,利于象齿,俗士诩焉。自云间顾氏广搜古印,汇辑为谱,新安雪渔,神而化之,祖秦汉而亦孙宋、元,其文轻浅多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