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隆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森隆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ID:8482138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29

森隆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森隆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森隆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森隆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森隆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隆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制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森隆满园二期工程建设地点:昆山市张浦镇京东路南侧,通湖路西侧建设单位:森隆(昆山)置地有限公司本工程共有4台塔吊,二台常州江南QTZ40-1塔吊(10#、11#楼),二台鑫龙QTZ40-1塔吊(14#、15#楼)。位置详见塔吊布置平面图。本方案为4台QT40塔吊的基础施工方案二、基础的参数1、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高程+3.0m,QT40基础顶标高-6.7m。2、基础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基础以第四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2、。基础尺寸及配筋如下表:塔吊型号、位置基础尺寸上层配筋下层配筋架立筋常州江南QT4010#楼4400*4400*1250Φ20@160双向Φ20@160双向Φ14梅花形设置常州江南QT4011#楼4400*4400*1250Φ20@160双向Φ20@160双向Φ14梅花形设置鑫龙QT4014#楼4400*4400*1250Φ20@160双向Φ20@160双向Φ14梅花形设置腾源QT4015#楼4400*4400*1250Φ20@160双向Φ20@160双向Φ14梅花形设置3、基础表面应平整,保护层75mm,水平允许误差为1/

3、2000,砼强度达到要求以上方可使用;4、施工时,预埋件脚头必须与预埋基础钢筋焊牢,予埋件位置偏差不大于3mm,螺母上水平偏差不大于1mm;预埋螺栓级别、型号、预埋位置、要求等第6页共7页按出厂说明进行。5、设备及基础材料由建筑施工单位自备,安装时参考使用说明书,预埋件尺寸、位置须经安装、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砼。6、施工时应确保本基础的稳定性,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公司有关部门;7、预埋件弯钩中钢筋规格的选取以厂家要求为准。8、此塔吊的附着装置的设置和安装等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及规范设置。9、塔吊基础距基坑的最小距离

4、不小于三倍基坑深度。三、施工方法(一)、基础土方开挖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昆山华一岩土勘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森隆(昆山)置地有限公司森隆满园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现场土质条件:根据现场勘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场地主要分布有人工填土层(Qm)和第四纪全新世海陆相沉积地层(Q4mc),分述如下:(一)人工填土层(Qm)①-1层素填土:黄灰色,粘性土为主,松散,含少量建筑垃圾及植物根系,局部下部有淤泥质。主要分布于暗浜区域中,厚度:0.40-4.70m,平均1.74m;层底标高:-3.24-1.14m,平均-0.16m;

5、层底埋深:0.40-4.70m,平均1.74m。①-2层淤泥质素填土:灰色,软-流塑,粘性土为主,富含腐殖质及有机质,局部淤泥质土为主。主要分布于暗浜区域中,厚度:0.40-2.40m,平均1.26m;层底标高:-2.72--0.28m,平均-1.03m;层底埋深:1.90-4.00m,平均2.56m。①层素填土: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松散,含植物根系,上部局部为耕土。暗浜区域缺失该层,厚度:0.40-4.00m,平均1.11m;层底标高:-2.43-1.38m,平均0.62m;层底埋深:0.40-4.00m,平均1.11

6、m。第6页共7页(二)第四纪全新世海陆交互沉积地层(Q4mc)②层粉质黏土:灰黄色,软~可塑,稍有光泽,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见灰色条带及虫孔。暗浜区域缺失该层,厚度:0.40-2.90m,平均1.32m;层底标高:-2.19-0.51m,平均-0.82m;层底埋深:1.20-3.90m,平均2.53m。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状态,局部软塑,稍有光泽,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含有机质及腐殖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3.70m,平均1.79m;层底标高:-5.06--1.83m,平均-2.67m;层底埋深:3.7

7、0-6.30m,平均4.36m。④层粉质黏土:灰黄色,上部局部为暗绿色,硬塑状态,局部可塑,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见铁锰结核及灰色泥质条带,局部为粘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20-5.60m,平均4.17m;层底标高:-9.95--5.48m,平均-6.87m;层底埋深:7.20-11.60m,平均8.57m。2、水文地质条件3.3.1气候条件昆山处于北亚热带南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西北大陆的寒冷干燥的季风侵袭,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潮湿的夏季风控制。春秋二季是冬夏季风交替的过渡季节。本区具有干湿冷暖、四季分

8、明的气候特点,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基本气象特征为:年平均气温为15.7度,最高气温为39.2度,极端最低气温-9.8度,年平均日照为1937.1h/γ,年平均降雨量1574.5mm,年蒸发量1094.8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年主导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风,年平均风速为3.4m/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