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文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文

ID:8484540

大小:93.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3-29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文_第1页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文_第2页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文_第3页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文_第4页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项目概述与编制依据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杭锦后旗2012年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二道桥镇永增村六社肉羊养殖圈舍改造)1.1.2建设单位概况二道桥镇位于杭锦后旗中南部,东与临河区接壤,西南与磴口县相连,西靠二道桥镇、双庙镇、南接头道桥镇、北邻陕坝镇。地理座标为东经106°53′至107°07′,北纬40°38′至40°52′,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19公里,面积24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000公顷。二道桥镇政府所在地杨柜城,距陕坝镇20公里。辖17个村(东方红、太阳升、庆丰、庆隆、西渠、东渠、先锋、刹台、永增、永丰、新胜、坚永、坚胜、甲二、甲一、永乐、繁荣),

2、1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万人。有蒙古族、回族、满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二道桥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引黄河自流灌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葵、番茄、青椒等。2003年被自治区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流通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了巴彦淖尔市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流通市场,“..二道桥”牌农产品具有相当的地区影响力和竞争力,农产品购销辐射全市和鄂尔多斯部分地区,与全国27个省,市的90多家客商建立了常年的业务关系。二道桥交通发达,陕---磴二线,头---三线,二---青线在在此交汇贯通,黄---团公路纵贯南北,为农副产品流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二道桥镇共有职工65人

3、,其中副科以上干部15人,普通干部50人。内部机构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城镇管理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卫生服务中心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1.3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位于杭锦后旗二道桥镇永增村六社(详见附图一:项目区位图)。1.1.4建设期限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1.1.5投资与筹资项目总投资120万元,申请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专项资金100万元。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第41号令《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2年农口预算内工代赈初步安排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

4、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以工代赈实施方案编写提纲》《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巴彦淖尔市畜牧业发展规划》杭锦后旗二道桥镇人民政府提供的有关附件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试行)(农办牧[2011]6号)1.3指导思想及原则1.3.1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落后地区农民的脱贫步伐,以直接扶持落后村社为基本工作方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一村,变

5、化一村,扶持一户,见效一户。通过大力发展有产业支撑和市场竞争力的种养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项目实施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把此项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为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百姓祥和的小康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1.3.2坚持原则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要以改善发展环境,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扶贫开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以科技为依托,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特色种养业,使各项产业有显著发展;坚持促传统产业,突特色高效农牧的产业化战略;坚持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

6、共同发展致富的原则;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各扶贫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计划发展规模进行摸底,统计和分类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统筹补贴。1.4项目实施理由..自国家实行以工代赈扶贫政策以来,以工代赈一直坚持基础设施投向,加强贫困地区薄弱环节建设,改善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规定,以工代赈,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国家安排以工代赈投入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贫困农民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通过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增强贫困地区

7、农业基础设施,解决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杭锦后旗二道桥镇永增村六社现有农户40户,人口190人,耕地850亩,人均耕地少,加之种养条件落后,村民又无其他收入来源,因此生活水平较低,2011年人均收入5614元,比全旗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低4222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升当地农田灌溉水平,提高种植效益,同时促进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变单一化种植业为种养一体化多元化模式,彻底转变农户产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推动当地新农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