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测距

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测距

ID:8498010

大小:80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29

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测距_第1页
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测距_第2页
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测距_第3页
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测距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测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测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关永昌指导教师王艳松摘要: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是配电网中性点的典型接地方式,这种接线方式的系统可靠性高,在发生单相接地后,接地相的接地电流很小,但是故障定位比较困难。因此,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的快速自动定位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利用电压行波分别对无分支线路和有分支线路进行故障测距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对故障电压波形进行离散平稳小波分解或应用数学形态学,根据信号的奇异性检测原理找出行波波头,由行波在故障点及母线之间往返一趟的时间或线模与零模

2、速度差来确定故障距离。关键词:故障定位;行波;离散平稳小波分解;数学形态学一、前言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快速、准确的定位出故障点,不仅对快速修复故障线路,保证供电可靠性及减少停电损失,而且对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目前,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可分为行波法、阻抗法、及注入信号法。行波法具有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不稳定电弧、系统参数、串补电容、线路不对称及互感器变换误差的影响,以及故障测距快速准确等优点,其在输电线路上已得

3、到成功应用,因此利用行波法实现配电线路故障测距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于无分支线路,根据波头极性区分反射波,从而确定故障距离;针对配电线路多分支的情况,本文根据单端行波测距法,通过小波分解或多分辨形态梯度分析故障信号,利用行波特征波确定故障区段,利用线模与零模速度差来确定故障距离。二、无分支线路测距原理单端行波定位方法:在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产生的电压(电流)行波在故障点与母线之间来回反射,根据行波在测量点与故障点或对端母线之间往返一次的时间和行波的波速来确定故障点的距离。行波在无分支线路中的折反射可用图1

4、所示的行波网格图说明。第一个电压行波到达母线M端时,M端的电压波形应图1故障暂态行波传播过程是:(1)当故障点位于母线M端到线路中点之间时,第二个从故障点方向来的行波必然是故障点的反射波。则M端的电压波形应是:(2)如果故障点位于母线M端到线路中点以外时,第二个从故障点方向来的行波是对端母线的反射波通过故障点后的折射波。则M端的电压波形应是:(3)对于高频行波分量,母线端的变压器可近似为开路,因此,和应均为模小于1,相角接近的正数,即可以认为0<<1,0<<1。另一方面,无论故障点的过渡电阻有多大,它与线路

5、的波阻抗并联后均小于波阻抗,所以应为绝对值小于1的负实数,但是为小于1的正数。在式(4-4)中,因为0<<1,所以与同极性;在式(4-5)中,因为0<<1且-1<<0,所以与反极性;在式(4-6)中,因为0<<1,0<<1且0<<1,所以与同极性。由此可见,如果第二个电压行波到达母线M端时的电压与第一个电压行波到达母线M端的电压为反极性,那么说明第二个电压行波是故障点的反射波,则故障距离:(4)如果第二个电压行波到达母线M端时的电压与第一个电压行波到达母线M端时的电压为同极性,那么说明第二个电压行波是对端母

6、线的反射波在故障点的折射波,则故障距离(d为线路全长):(5)三、有分支线路测距原理(1)确定故障区段如图2所示,在母线M端检测故障。F点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故障产生的行波遇到阻抗不连续点时会发生反射,在M点能相继检测到这些波。当行波的传播速度已知时,根据线路的结构和各区段的长度,可以确定各个波头到达检测端的时刻。用来确定故障区段的波称为特征波,这些特征波分为以下3类:(1)主干线上第一个节点的反射波(2)所有分支线末端点的反射波(3)主干线上除第一个节点外,来自主干线上其它各节点的反射波。在特征波波头到

7、达检测端的时刻捕捉波的信息,计算波头局部能量并组成一个大矩阵,如果能检测到,大矩阵中的数据为“1”,表明故障发生在该点的下方;如果不能检测到,大矩阵中的数据为“0”,表明故障发生在该点的上方,由此可以确定线路上的故障区段。图2有分支线路行波传播路径(2)确定故障距离当线路内部发生接地故障时,由故障点电压突变产生的暂态行波将向线路两端传播。用凯伦布尔变换去掉三相之间的相互耦合,把A、B、C相各量转换为零模和线模分量,由于零模和线模波速度不同,所以到达测量点的时间也就不同。由以上分析可得:(6)式中:为故障点到

8、测量点的距离;为线模波速度;为线模从故障点到达测量点的时间;为零模波速度;为零模从故障点到达测量点的时间;为两者时间差。根据式(4-13)可以解得:(7)四、信号分析(1)信号解耦与测距信号选择选择三相输电线上,由于三相之间存在电磁耦合,所以非故障相上也会有行波出现,描述每相的波动方程不再相互独立,行波过程比较复杂。本文采用凯伦布尔变换对信号进行解耦。对不同的短路方式,合理选择解耦后的0、模分量可最大限度减小“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