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就懂了

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就懂了

ID:8500521

大小:9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3-30

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就懂了_第1页
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就懂了_第2页
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就懂了_第3页
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就懂了_第4页
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就懂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供给侧改革” 看完这十个问题就懂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年第20期(总第270期)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辽宁省财政学会2015年12月15日本期主题:供给侧改革[按]长期以来,出口、投资、消费这“三大需求”一直被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近些年,依赖传统红利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变得前途暗淡,在传统的需求管理模式下,经济政策主要围绕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展开,显然无助于结构转型与结构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结构性失衡、矫正经济发展方式,同时由于需求管理政策长期过度使用,导致需求刺激政策的潜在风险正在逐步增加。再复制式地推出“四万亿2.0版”的空间已十分狭窄。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势在必行。“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本质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问题,“十三五”时期需要解决长期性的供给体系完善和供给结构的优化问题。供给侧改革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内涵及理论渊源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

3、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称,“12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而中财办主任刘鹤、副主任杨伟民,以及国家部委领导也均在不同场合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期高层讲话频频提及供给侧改革日期领导人场合论述10月10日中财办主任刘鹤广东调研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常务会议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

4、扩大内需。11月13日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国务院新闻办政策例行吹风会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4日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北大经济观察报告会供给侧的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档。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

5、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11月18日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财经》年会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必须进行的政策和思路。二、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通常的说法是,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技术、资源等要素,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在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之后,经济学界掀起了对供给学派、凯恩斯主义等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及里根、撒切尔等经

6、济政策的讨论。实际上,对于国内公众来说,供给侧虽然是个新鲜名词,但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遥远。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从激活和释放供给侧的潜能开始的。通过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供给匮乏、物质短缺的状况,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什么现在又提出供给侧改革?是因为经过连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我们的供给侧出了问题。概而言之,就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上扬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和高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亟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

7、率,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而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其实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在要素领域的延续和聚焦。12三、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渊源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源自经济学界的供给学派。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利用,所以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最典型的供给学派理论是萨伊定律,它认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例如人们生产商品后会消费一部分,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与他人进行交换,所以不会存在生产过剩。因此

8、供给学派认为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刺激生产上。凯恩斯主义与供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