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教师的幸福之路(一)

教学研究:教师的幸福之路(一)

ID:8500995

大小:1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30

教学研究:教师的幸福之路(一)_第1页
教学研究:教师的幸福之路(一)_第2页
教学研究:教师的幸福之路(一)_第3页
教学研究:教师的幸福之路(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研究:教师的幸福之路(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研究:教师的幸福之路(一)——教学研究的几个首次浙江省玉环县教育局教研室郑青岳引言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至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我师范院校毕业至今已有34年,教学研究一直伴随着我的整个工作历程。迄今,我已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和译作近300篇,单独编写了10专著,参与编写国家课程初中《科学》、高中《物理》教科书,近年参与编写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科学》教科书,负责物理全部内容的编写任务。主持完成了7项省级课题的研究。近十多年在省内外给老师们讲座400多场。教学研究

2、虽然使我付出了许多,但也给了我无以伦比的富足感和幸福感。我愿意与大家交流教学研究的经历和体会,让大家分享这种幸福。就像每一个孩童学习走路总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一样,教学研究也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为什么我的教学研究之路行进得比较顺利?为什么我的教学研究的步伐没有停歇?回顾我的教学研究的几个首次,也许能够从中找到一些答案。1.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我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1980年9月参加工作。我从小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比如,我年轻时喜欢器乐,我不但喜欢听别人演奏器乐,同时也希望能够演奏给别人听。同样,在工作中,我经常会从各种书刊中获得他人教学研究的

3、成果,我也希望自己能有研究的成果让他人分享。基于这样的思想,我头脑里总是存放着一些教学问题。这些问题思考多了之后,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求。1981年暑假,我在老家帮兄弟盖房子的劳动之余,写了一篇不到1000字的短文,题目是:《温度·热量·热质》。这篇文章讲述了初中学生对温度和热量两个概念存在的混淆,并从历史上追溯有些科学家曾经用热质说解释许多热现象,指出学生的认识偏差与历史上科学家的认识偏差的关联性,并对帮助学生纠正认识偏差提出建议。这是我教学研究的处女作,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劲,当即就把这篇短文投给《浙江教育》(中学版)。出乎我的意料,这篇短文很快就被录

4、用,并在1981年第10期上刊出。虽然这是一篇份量极轻的文章,现在去看还可以找出一些漏洞。但初试的成功给予我巨大的激励。它消除了我对教学研究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让我看到自己的潜力,也使得我由此开始一发而不可收。2.第一篇年会论文和约稿论文1982年底,浙江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年会在杭州召开,省教研室在会前发文征集会议论文。在强烈的参与意识驱动下,我决定给会议递交一篇论文。当时我工作才2年,根本不清楚什么文章适合作为会议论文,只是通过对人教社新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的研读,写了一篇题为《初二物理中若干问题的深入讨论》的文章,寄给会议。这篇文章因为与会议主题不符,没

5、有被录用。但因文章是用心写的,对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后来全文发表在《中学物理》1983年第3期上。虽然递交的论文落选了,但当时省教研室物理教研员李国倩老师却因这篇文章注意到我,她在会议期间特地来找我,向我说明文章落选的原因,对我分析教材的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要我针对4人们对初中《物理》教材中帕斯卡定律的争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写出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李国倩老师当时还兼任《教学月刊》的编辑,所以,这项任务就成了杂志社对我的第一次约稿。回来之后,我反复进行深入思考,还趁去临海出差的机会,到台州学院图书馆查阅了许多书刊,最后完成了题为“帕斯卡定律若干问题的初步

6、探讨”的论文,发表在《教学月刊》1983年第7期上。3.第一次参与编书1982年秋季,人教社初中《物理》新版教材开始启用,但当时人教社并没有配发教学参考书。为了解决初中物理教师只有教材没有教学参考书的困难,1983年初,上海教育出版社委托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一套初中《物理》教学参考书。由于当时我已在中学物理教学界崭露头角,有幸应邀参与这项工作。第一册共有8章,聘请了8位教师每人写一章。当时我只有27岁,我的年龄比有的老师的教龄还小。在分配任务时,其他老师有的说自己身体不好,有的说自己工作繁忙,把任务较轻的几章都抢掉,留下给我的是篇幅最大的一章《压强》。李

7、国倩老师一个劲地鼓励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好。其实当时我的心理压力还是蛮大的,我担心会给大家拖后腿,因为我毕竟太年轻。但我同时也看到,年轻是我的劣势,也是我的优势。因为年轻,我的精力比他人更为旺盛,可以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回来后,我查阅了大量书刊文献,写出初稿后进行反复修改,还将稿子寄给外地一些知名教师征求他们的意见。结果,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上海一班老师对我们的书稿进行评审时,他们对我写的一章评价最高。为此,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辑特地约我到杭州,逐章说明上海老师的审稿意见,并交给我一项任务,要我负责全书所有8章内容的修改任务。在分配第二册编写任务时,共有10人负责编

8、写11章,其他9人各负责1章,唯独我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