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教学反思

ID:8506341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3-30

《找规律》教学反思_第1页
《找规律》教学反思_第2页
资源描述:

《《找规律》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找规律》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我校的教学模式“乐生”。本节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本课我以“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来导入。在这一阶段,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苹果、汉堡包、可乐、冰激凌,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能让他们很快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积累一定的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然后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

2、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二、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这一阶段,以六一儿童节为载体,分几个层次进行教学,先探究小旗的规律,其他组的规律,同学们有一定的基础了,所以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教材中对于圆圈的规律没有深入地研究下去,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非常形象的课件中体会到规律不但可以从左往右找,也可以从右往左找,还可以从不同的起点找,等等。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来,防止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认识趋向全面。这样就提高了难度,挖深了教材,既提高了知识的难度,也避免了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三、

3、动手操作,体会创造的价值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找规律内容具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所以在这一阶段,先让学生用不同的学具摆出各种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用相机拍下来,一会给同学们展示。在老师考相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下位子,欣赏其他小朋友摆的规律是什么,如果发现还有多余的学具,可以伸出小手接着往后摆。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为了再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紧接着安排学生按规律做涂色练习,设计了四种不同的练习纸。1、三角形(直

4、线形)2、圆形(蛇形)3、正方形(直线型)4、圆形(直线型)每个图形共有12个。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发散思维做好铺垫。再让学生在拍手、动作中创造规律,学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听得仔细,合作得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了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本节课,我和学生融为一体,完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呵呵,本来设计的教学内容,由于自己的疏忽忘了一段,造成学生对一组规律的掌握不到位,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很好的进行汇报,语言不到位。在孩子涂颜色时,

5、老师没有及时的指导孩子的写字姿势。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