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水库地质勘察报告

吉林水库地质勘察报告

ID:8521385

大小:73.4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3-31

吉林水库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吉林水库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吉林水库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吉林水库地质勘察报告_第4页
吉林水库地质勘察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水库地质勘察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3工程地质3.1绪言3.1.1工程概况**县**水库地处**县xx河左岸**河的支流**河上,坝址位于**县**乡**村西南约1.2km处,坝址地理位置坐标:******。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16km2,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附近有乡村公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水库始建于1985年,枢纽工程主要由土坝、输水洞、溢洪道等组成。土坝为均质土坝,坝长157m。灌溉洞位于土坝桩号0+136.16m处,为洞径50cm混凝土涵管,溢洪道位于右坝肩,为临时溢洪道。3.1.2主要病险情况水库始建于1985年,水库运行中暴露出部分工程险情及工程安全隐患,引起了水库

2、管理站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经安全鉴定和本阶段现场调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病险情况:⒈土坝坝前无块石护坡,下游无护坡。⒉坝基存在渗水现象,水量不大,水质清澈。⒊灌溉洞位于土坝桩号0+136.16m处,混凝土涵管结构,混凝土剥蚀破坏严重,闸门不能关闭,不能满足正常运行。⒋溢洪道位于右坝肩,当地村民自发修建,无消力池,出口岸坡无护砌。3.1.3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及依据受**县水利局委托,**省**环境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于**水库勘察工作,外业工作于2014年6月初展开,按照设计及勘察任务书要求,结合相关规程规范,本阶段地质勘察工作是在安全鉴定勘察的基础上,对工程区土坝、灌溉洞

3、及溢洪道等进行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工作,主要任务是:1.查明坝址区地层岩性、厚度、层次及其组成物质,查明坝体及相关建筑物的病害和隐患的部位、范围、类型,阐明原因,评价危害程度;132.为设计提供详实地质资料和处理措施建议,并提出设计需要的有关地质参数建议值;3.对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进行详查(调查)。3.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量本次勘察工作量布置主要依据规范要求进行布置,满足初步设计阶段勘察精度要求。勘察工作范围为水库土坝坝体、两坝肩、灌溉洞、溢洪道及天然建筑材料。完成工作量见表1.1。表1.1**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勘察工作量一览表工作项目地质测绘钻探地质点取样(件)比例尺面积(

4、km2)(m/孔)个原状扰动工作量1:10000.1036.0/426103.1.5勘察依据及标准⒈《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⒉《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⒊《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⒋《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⒌《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3~2013)⒍《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⒎《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⒏《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⒐《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3

5、.1.6封孔情况钻孔达到设计勘察深度后,经现场值班员同意后终孔,所有钻孔均采取粘性土球回填并夯实封孔处理。3.2区域地质概况工作区地处xx向xx平原过度地带,东南山峦叠嶂,龙岗山脉呈北东—南西逶迤,最高峰海拔1200m,一般山峰900m以上,相对高差一般300m—400m。工作区水系主要为松花江水系,主要有**、xx河和xx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区,其支流密如枝网,蕴藏丰富水利资源。13工作区地层展布和范围主要受构造控制,以xx—xx逆冲推覆构造为界,北西主要为太古宙鞍山群片麻岩分布区,南东为地台盖层分布区,主要有寒武系和震旦系地层。工作区断裂构造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在**盆地中

6、生代地层中及样子哨沉基岩区均有发育,以xx街—xx断裂及黄泥河—**断裂为代表,呈束状分布,具区域性构造的特点。新构造运动起始于更新世,巨大的拉伸作用造成了xx河断裂,并在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正断层上盘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的火山群,即大椅子山火山岩。晚更新世新黄土沉积后,区域上处于全面抬升状态,河流下蚀,阶地形成。目前xx河流域仍以下蚀为主,新阶地的雏形已经形成。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0386-2001)结合《**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查得,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本区季节性标准冻

7、深1.4m,根据调查了解,本区最大冻土深度1.60m。根据区内含水层性质,将区内地下水类型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层孔隙水和深层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即区内的漫滩、阶地第四系土层的孔隙内,为多层介质的非均质含水层。基岩裂隙水分布于深层岩石的节理、裂隙及构造线内。区内地下水埋深一般1.2m~1.6m。补给途径主要为降水渗入和上游径流补给,向沟谷及下游排泄,水量不甚丰富。3.3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3.1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水库区主要为丘陵区,河谷呈NE走向,蜿蜒曲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