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ID:8523713

大小:14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31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_第1页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_第2页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_第3页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_第4页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第五个年头,一直受到高度贸易壁垒保护的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有效管理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了逐步、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的研究调查报告正是基于此发展而来的,我们就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较为深刻的剖析,肯定了在入世后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分析了我们要面临的困难。<关键字>我国汽车产业竞争现状未来发展一、引言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工业大革命。中央政府在权衡利弊后痛下决心:长痛不如短痛。让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波

2、涛中“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中国汽车业加入WTO后,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基本涵盖了三种情况:一是部分企业倒闭;二是部分企业被购并;三是如果控股比例自由化,外资将以独资形式“买断”中国汽车业。天津汽车集团总裁林引说得好:“死,也是一种活法。”“机遇”,加入WTO,汽车“准入”的开放无疑会全面加快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这包括巨额外资进入、技术引进、最新车型进入、质量管理、规模效益,还包括低成本、低价位、高销售量、用户满意度,更包括全面拉动内需,促进GDP的大幅度增长,成为全球新的饿经济增长点。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看,这无异于是一次新生,一次“凤凰涅磐”。2.降低汽车税率、

3、取消配额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的重要“砝码”。   汽车在我国关税税则中是所有进口商品中关税最高的商品。据中美WTO双边协议载明:加入WTO后的第一年,进口整车关税下降幅度最大,随后逐年下降,6年过渡期后则降到25%(发达国家的整车进口关税为3%-5%),进口零部件降到10%。因此,过渡期初对国内汽车工业冲击有限,但从中后期始,冲击加大。1996年,我国轿车进口关税开始从180%-220%逐步下降,目前已降至25%。还有一个关税综合系数,范围从1996年的1.2-1.5之间降至现在的70.18%。应交进口税额计算起来非常简单,即到岸价格乘上系数。   例如:1996年到岸价格2万

4、美元,应交税额为2*1.2=2.4万美元,总共4.4万美元。而今应交税额2*0.7018=1.4036万美元,总共3.4036万美元。1996年过州本田售价29.8万(国产化40%),而在日本原装车售价也就是一万多美元。如今,关税下降到25%,连买车带上税也只有桑塔纳2000的价格。这是必会影响到中国以前的汽车产业格局。最后不得不采用降价策略的中国企业,只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连成本都收不回的只得被“淘汰出局”。基于变化的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二、我国汽车市场运营现况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住”、“行”、通讯和第三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增

5、长的时期,而且持续很长,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离开汽车就不能高速发展的时期。汽车是我国当前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甚至对加快我国的城市进程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国际经验,这轮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应该持续10年、20年,甚至达到30年,中国大体上也要这么长的时间,但这中间会有波动。相对于其它产业,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其它产业,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这样的趋势已经相当明确。1.汽车业对我国经济总量的贡献率。汽车的问题不仅仅是汽车产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汽车相关产业的事情,实际上是整个

6、国民经济总量能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事情。2002年汽车可能是整个工业增加值新增量里面增幅最快的一个行业,在此后几年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最强的一个,没有哪个产业能够超过汽车。到2010年,在中国GDP的新增总量里面,汽车产业直接、间接的拉动作用的贡献率将达到1/7~1/6,没有哪个产业能够有这么高的贡献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汽车产业并不是其自身好与不好的问题,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能否保持高速增长的问题。汽车产业必须扮演一个新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而且是最重要的主导产业。这一点,主要靠内需拉动。所以说汽车产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内需。同时内需也是影响国内汽车的价格高低的一个方

7、面。2.价格的形成机制。理性决策下的汽车厂商的价格行为,要遵循市场机制的一般规律。市场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供需关系这对“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市场价格和市场总量。决定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属于宏观经济范畴,而决定供给的主要因素是微观经济领域的生产者行为。生产者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往往依据对短期需求或长期需求的预测,来调整自己的短期供给或长期供给计划。由于需求信息的不完全性,汽车厂商决策者往往很难准确地预测需求,特别是短期需求,决定需求的消费者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