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韭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

【葱韭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

ID:8523838

大小:3.63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03-31

【葱韭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_第1页
【葱韭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_第2页
【葱韭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_第3页
【葱韭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_第4页
【葱韭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葱韭蒜病害大全】高清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蒜紫斑病图片:大蒜紫斑病1.jpg图片:大蒜紫斑病2.jpg图片:大蒜紫斑病.jpg简介英文名GarlicAlternarialeafspot病原香葱链格孢Alternariaporri(Ell.)Ciferr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出现白色稍凹陷的小斑点,中央呈浅紫色,扩大后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阴雨天,病斑上出现黑色霉状物,常形成同心轮纹,严重时,病斑逐渐扩大,致全叶枯黄,病叶易从病斑处折断。病原物    (1)形态:分生孢子梗淡褐色,单生或束生,大小(30~100)微米×(4~9)微米;分生孢子长棍棒状,褐色,大小(60~

2、130)微米×(15~20)微米。(2)特性:分生孢子发芽适温24~27℃,病菌生育适温6~34℃。侵染循环    病原以丝体或分生孢子在植株病残体上于土壤中越冬,为翌春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在田间传播蔓延。温暖多湿、连阴雨、植株生长衰弱、连作田和低畦地易发病。发生因素   (1)环境:高湿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干旱利于分生孢子的传播,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2)栽培:采用平畦点播,浇水后易积水,田间湿度大,利于该病的发生。连作、邻作田未破坏病原物的活动场所,利于病原菌滋生,造成病害的严重发生。种植密度过大,单株所占空间小,不利于植株的通风、透光,造成植株衰弱,易发病。防

3、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与马铃薯、小麦、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3年以上。②采用覆膜高畦栽培方式,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物借雨水传播的机会,提高地温、保墒、减少灌水次数,可减轻病害。③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促使壮苗,提高大蒜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利于植株通风透光。④加强田间管理严禁大水浇灌,雨后及时排涝,预防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采摘蒜薹,尽量避免划伤叶片,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

4、1次,连续3~4次。大蒜叶枯病!!!图片:大蒜叶枯病.jpg图片:大蒜叶枯病2.jpg图片:大蒜叶枯病1.jpg简介  英文名  Garlictipblight  异名  俗称火风。  病原  枯叶格孢腔菌Pleosporaherbarum(Pers.etFr.)Rabenhorst,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常见无性阶段为匐柄霉StemphyliumbotryosumWallrot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  大蒜。  危害  常年发病率达50%左右,重发年发病株率达85%以上,一般造成减产40%~50%,严重时减产70%~80%。  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

5、   主要危害叶和花梗。病叶多从下部叶片叶尖开始发病扩展。病斑初为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为灰白色或灰褐色。病部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受害易从病部折断,最后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受害植株前期长势弱,后期矮黄萎缩,迟抽薹或不抽薹。病原物   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暗色,大小(30~110)微米×(3~6)微米。分生孢子灰色或暗黄褐色,椭圆形,大小(22~40)微米×(18~22)微米。子囊壳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80~250微米。子囊长无色,椭圆形或棍棒状。子囊孢子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大小(25~45)微米×(10~15)微米。侵染循环   病原主

6、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气温回升后引起初侵染和进行再侵染。该菌系弱寄生菌,常伴随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注意不要偏施氮肥,雨后及时排水。清除病叶、病花梗及田间杂草,以改善光照条件,降低湿度。  (2)药剂防治:发病初喷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大蒜锈病!!!图片:大蒜锈病.jpg图片:大蒜锈病3.j

7、pg图片:大蒜锈病2.jpg简介  英文名  Garlicrust  病原  葱柄锈菌Pucciniaallii(DC.)Rudolphi,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寄主  大蒜、洋葱、韭菜等。  危害  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发病率可达10%~30%,在发病重蒜田病株率高达80%,对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假茎。初在叶片表皮下产生椭圆形稍隆起橙黄色小斑点即夏孢子堆,不久表皮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病部形成黑褐色疱斑即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