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敢用“80后”员工?

你为什么不敢用“80后”员工?

ID:8525935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31

你为什么不敢用“80后”员工?_第1页
你为什么不敢用“80后”员工?_第2页
你为什么不敢用“80后”员工?_第3页
你为什么不敢用“80后”员工?_第4页
资源描述:

《你为什么不敢用“80后”员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你为什么不敢用“80后”员工?  和畅销书作家、著名职业经理人、“80后”管理研究专家韩军谈起“80后”的诸多问题时,我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这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固然,“60后”、“70后”早晚会死在“80后”的沙滩上,这是自然规律。但优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与“60后”、“70后”相比,虽然创新能力、学习和接受能力强,但诸多弱势也让社会和家长忧心忡忡。正如韩军总结“80后”——他们自我肯定度高,动手能力不足;频繁跳槽,用人单位不愿用心培养;抗挫折能力弱,情绪控制力差;重物质享受,轻理想追求;等等。  我也经常使用“80后”员工,经过观

2、察和实践证明,城市和农村成长起来的“80后”存在很大差别。城市的“80后”多时尚、叛逆、弘扬自我、代沟大、知识面广、思维开放,而农村的“80后”叛逆色彩较淡,他们更多的是懂得感恩、责任,吃苦精神强。但无论是城市“80后”还是农村“80后”,我并非刻意划清界限,而是思考不同环境下成长的“80后”所对应的人性、性格、特点、优劣势管理。  “80后”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太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性格呈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不愿意承担责任,一种是汶川大地震迸发出的自发自觉精神。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一生,你要为别人为社会创造价值,首先必须对自己负责,不管你

3、是“X0后”,一个没有责任感、不懂得感恩的人,他在社会上是不能承当的。何谓承当?它不是简单的承担责任,而是发自内心地用事缠着自己,做好一件事,坚持做好一件事,追求一刻接一刻的极致、精进和欢喜——是敢于承接、勇于担负、善于当先,是过程更是结果的极致、精进和欢喜。看过今年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的人都在欢呼——为祖国骄傲!骄傲的背后实则是无数先辈的承当和今天我们每天追求的极致、精进和欢喜。  说起跳槽,我感同身受。现在不少的“80后”以跳槽为荣,以炒老板或单位领导为耀,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职场精神。我曾经说过,没有一家公司是“好公司”,所有的公司或

4、单位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今天跳槽,明天走人,你解决不了来自自身的问题,去哪里都是同样的命运。而问题往往是我们的机会,没有困难,你是没有价值的,也就没有你存在的空间。我为什么强调阅兵式?看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一代又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和人生智慧,你会明白继承中创新是多么高的境界。以前大家都说民营企业老板不好,这个不好,那个不顺眼,实际上,回头你再看看唐骏,这个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标竿,你会发现同样的逻辑和结果。只有继承才能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承当,在承当中发展。固然原因千万种,只有一种你自己必须清楚:自我是靠

5、不住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不健康的,和谐的团队才是人生和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不赞同日本式管理的终身制,更不赞同一年跳两次、三年跳五次的人生,没有专注、聚焦、坚持、坚韧,一定是碌碌无为的人生。  “80后”必须清楚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才能发展。我和韩军都赞同提出“80后”必须加强三大职业能力:工作胜任力;文化忠诚力;工作承诺力。过不了这三关,再高的学历没有价值。学历是曾经,而不是现在,学历是过去,而不是未来。胜任、忠诚、承诺、承当、责任、感恩,这些关键词要用一生的时间用心领悟,并时时追求一刻接一刻的极致、精进和欢喜,只有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

6、努力,不成功都很困难,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80后”朋友,我再送两句话,一句是柳传志的:人,要有理想,但不要理想化;另一句是索罗斯的:没有冒险就成不了事业,但做了冒险,却不给自己留后路,就不是企业家。  最后,我回答标题的疑问:懂得并善于引导、培养、使用“80后”员工的公司或组织,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敢用、善用、知用、智用、重用!  今天上午收到王育琨兄迟到的短信:刚从西藏南迦巴瓦峰——大峡谷无人区出来,森林,野熊,悬崖,激流,恍如隔世。接到您的问候,倍感人情温暖。山友步履艰难,藏族背夫居高临下说:“走出去只能靠他自己的生命力”

7、。心惊胆寒与万籁俱寂转换,我总以为:生命的交响有我们默契的音符。月印万川,无人有月。真常应物,常应常静。——育琨八天生命之旅感怀。  我回应育琨兄:为育琨兄的感悟而骄傲。我亦回青,海岛三日封闭,打鱼为生,饥肠淡薄;饶岛三日,真常应物,空间无限。——清教海岛三天修炼品尝生活。  记得几年前,我在解读比尔。盖茨的十句话时,曾经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共鸣。如今再次援引至此,希望引起更深层面的思考:  比尔-盖茨:社会充满不公平想象。你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适应它。  于清教:只有不公平,也没有公平。世界是竞争的矛盾体,公平是

8、相对的,不公平才是道理。因此,我们要学会承受,承受不公平的折磨,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心里感到公平。  比尔-盖茨: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之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