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doc毕设论文)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doc毕设论文)

ID:852979

大小:3.4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9-20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doc毕设论文)_第1页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doc毕设论文)_第2页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doc毕设论文)_第3页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doc毕设论文)_第4页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doc毕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doc毕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实习报告——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介绍2011年11月7日——18日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的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

2、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装概况:代表民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水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受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类型、历史源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生活在高原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厚重,没有季节的显著区别。滇南河谷湿热地区少数民族服饰质地轻薄,款式短窄。内地平坝区受汉族影响较大

3、,服饰简约实用。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服饰基本与汉族相同。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主要用棉麻布、丝绸、皮毛、火草、树皮纤维布等多种材料制成。服饰类型有袍服、长衣、贯头衣、上衣、坎肩、披毡、斗篷、裤子、长裙、短裙等多种,装饰风格多姿多彩。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重视装饰,衣裤、帔、腰带、饰物上分别装饰有条纹、几何纹、草木纹、云状纹、羽状纹、鸟状纹等各种纹样。乐舞人的装束尤其花哨,有的周身图案密布,发展至今许多少数民族仍保存着先民的服饰传统。妇女服饰常集蜡染、挑花、刺绣、镶补等多种技法于一身,还要缝缀贝珠、银片、银泡等各种食物,工艺尤为精

4、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中,银饰的点缀十分突出。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人们普遍认为银饰以多为美,并且认为银饰具有某种去灾除病的作用。西南少数民族的银饰品工艺十分有特点,银泡、银项圈、银锁、银镯等配饰的制作水平颇高。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6个,其中有15个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如傣族,怒族,傈僳族等。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

5、、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傣族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

6、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彝族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许多支系的

7、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

8、,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