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

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

ID:8531968

大小:3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31

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_第1页
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_第2页
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_第3页
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_第4页
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鄂尔多斯市巴音孟克纳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纳源煤矿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措施目录一、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措施……………………………3二、煤矿噪声危害防治措施……………………………5三、煤矿高温危害防治措施……………………………7四、煤矿职业中毒防治措施……………………………9一、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措施一、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机构,配备粉尘检测人员以及测尘仪器并按照规定的地点和监测周期开展粉尘日常监测。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值判定标准、粉尘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粉尘监测人员及设备配备、粉尘监测周期。(

2、详见下表):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制判定标准粉尘的种类游离SIO2含量(%)呼吸粉尘浓度(mg/㎥)煤尘≤55.0岩尘5~102.510~301.030~500.5≥500.2粉尘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类别生产工艺测尘布置点地面作业场所地面煤仓等处进行生产作业作业人员活动范围露天煤矿钻及钻孔、电铲作业下风侧3~5m处钻机司机操作钻机、电铲司机操作电铲司机室内粉尘检测人员及监测仪器配备表测尘点数量测尘人员数量测尘仪器数量露天煤矿和地面作业场所≥22台粉尘监测周期表监测种类监测地点监测周期

3、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掘(剥)工作面3个月1次其他地点6个月1次定点呼吸性粉尘1个月1次粉尘分散度6个月1次游离SIO26个月1次二、煤矿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防尘设备、设施。三、把污染源尽量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减少污染。四、在采煤和剥离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对煤岩进行洒水除尘。五、对行驶车辆限速在15公里/时以下,减少扬尘。六、采取自然通风以及植树种草等办法达到减少粉尘污染的目的。七、排土场达到最终位置的坡面及平台,加强种草或植树造林防风防尘。八、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如防尘口罩、定期疗养等

4、。九、加强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室的密封,防止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十、破碎作业时应采取密闭、通风、除尘措施;应加强对钻机、汽车灯司机操作室的防护;电铲装车前应对煤(岩)洒水;卸煤时应设喷雾装置;运输路面应经常洒水加强维护,保持路面平整。二、煤矿噪声危害防治措施一、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管理机构,配备或聘请有资质的部门开展噪声检测工作二、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三、煤矿作业场所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钻孔作业点、煤场振动筛、挖掘机作业点。在每个检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四、露天矿应及时对机械设备进

5、行维护、检修,避免机械部件松动,并采取对驾驶室进行密闭隔音处理等措施,控制露天煤矿噪声。五、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声指标超过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六、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或实行轮班工作制,以减少与噪声接触的时间。七、对于突发性噪声,提前通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它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八、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

6、九、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十、加强个人防护:接触强噪声的工人应佩带耳塞、耳罩等,以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十一、采用隔声、吸声等办法:强噪声源应安置消音器或隔离机罩等。三、煤矿高温危害防治措施一、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管理机构,配备人员、仪器开展日常监测。二、进行高温监测时,作业场所无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业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源环境或通风环境的,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去平均值。三、常年从事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夏季最热月份测量;

7、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工期内最热月份测量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5h分别测1次,工作班中间测1次,取平均值。四、露天煤矿应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减少高温和辐射的影响;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日照最强烈的时段作业。五、在高温季节来临时,避开高温时间作业应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六、在高温季节工作时,相应缩短一线职工的工作时间。七、加强现场道路、采场的洒水降尘,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八、雨水季节加强疏干排水,保持工作场湿度适宜。九、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十、在高

8、温高湿地点设置警示标志。十一、严格执行高温高湿职业卫生标准。四、煤矿职业中毒防治措施一、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管理机构。配备专人和专用仪器,按规定开展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煤矿作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限值如下:化学物品名称最高允许浓度一氧化碳(CO)0.0024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O2)0.00025二氧化碳(CO2)0.5硫化氢(H2S)0.00066二、化学毒物监测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地点。采样应在正常的生产状态下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