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_论文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_论文

ID:8534022

大小:23.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31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_论文_第1页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_论文_第2页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_论文_第3页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_论文_第4页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与计量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涌现,对财务会计的理论核心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引起了国际会计界的高度重视,而我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较晚,金融工具交易金额不大,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因而相对较少。然而,一系列震动世界的金融危机与风波足以说明,在会计核算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不反映和不规范反映都将引致不可预期的严重后果。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完善资本市场,衍生金融工具也必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因此,加强对现有会计模式基础上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

2、计量和报告的研究,尽早出台有关的会计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的扩扩展略陈意见。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下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DerivativeFinancialInstrument)是一种双边和约或交换协议,其价值是从基本的资产或基础性的利率或指数衍生而来。因此衍生金融工具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相应的原生性工具,本身并不具有价值。10/10衍生金融工具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①杠杆性和高风险性。在以衍生金融工具为投资对象时,只需交纳较少

3、的押金或保证金,从而以小博大,具有杠杆性;而杠杆性也使衍生金融工具的收益与风险被数倍放大,从而具备了高风险性。②契约性。衍生金融工具实质上是以金融工具为对象的经济合同,是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中的和约,并且该和约一般不得取消。③高技术性。衍生金融工具可以是对原生性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组合,还可以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组合,其中体现了较多的技术含量,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核算和监管的难度。④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衍生金融工具出现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规避金融价格波动的风险,而由于其以小博大的特点,使其同样成为了

4、投机套利的工具。⑤较高的价值波动性。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价格,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较高的价值波动性。正因为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这些独特性,传统的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已无法真实反映其风险与收益,从而无法行使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动摇了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核心。为了保证会计职能的行使,就需要进一步扩展传统会计理论包括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内涵与外延。二、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的扩展  1、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确认原则的扩展。1

5、0/10财务会计传统的确认标准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强调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而对未来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则不予确认,因此将衍生金融工具排除在会计确认项目之外,但由此就无法反映其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重大影响,财务报表因此而产生了残缺性甚至虚假性。衍生金融工具对权责发生制的纵深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权责发生从形式上扩展到实质上,即从风险和报酬的实现原则扩展到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性发生和控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以对某项金融资产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的控制权作为实质性风险和报

6、酬的判断标准,这样也更符合会计中的可控制思想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有较高的价值波动性,因而有极高的风险。为了反映它的这种不确定性,以降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风险,在每一会计报表结算日有必要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进行再确认。因此,根据扩展后的会计确认原则,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主要包括初始确认、终止确认和再确认三个基本过程:(1)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在签订和约时,虽然和约所约定的风险和报酬并未实现,但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契约性,使其在签订时就已经拥有了对未来风险和报酬的控制权,因此

7、符合扩展后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达到会计确认的要求,在和约签订时即可进行相应的会计确认程序。10/10考虑到衍生金融工具巨大交易额的确认会不合理地扩大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在账务处理时,就只以实际交付金额计价,即以取得该项资产所付出或产生该项负债所得到补偿的实际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入账金额。对于签订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可以区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别进行处理:对于金融资产,交易费用可以视为取得合同的利益而支付的对价,直接计入“衍生金融工具”借方,即作为资产入账,并在实际履约时与有关收入相配比,转入“

8、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科目;而对于金融负债,交易费用与日后的交易不存在配比关系,也并非收到的对价,所以根据谨慎性原则,可以在发生的当期即计入财务费用。(2)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当合同约定的未来交易发生时,企业也即丧失了对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和报酬的控制权,就要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由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和报酬的可分割性,其交易也可呈现两种状态:①已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资产或负债已注销或全部转移;②衍生金融工具资产或负债已转移,但转移方保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