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

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

ID:8536573

大小:4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31

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_第1页
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_第2页
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_第3页
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_第4页
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  内容提要:日本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的演变反映了同时期日本公司治理的制度、路径及理念,其过程包括基于监事会形骸化现象的出现及迎合美国强势的经济统治,监督主体从监事会向董事会进行的转变;基于尊重公司自身的治理决定权以及治理环境宽松化的政策制度导向,监督机构从一元化向二元化进行的转变;基于顺应公司治理趋同化的大潮流以及提高日本公司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地位,监督理念从借鉴德国模式到美国模式的转变。这些模式演变过程对我国公司法制在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以及尊重公司自主决定权等方面的建设有启示意义关键词: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监事会;

2、董事会中图分类号:F2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3-0136-0516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  内容提要:日本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的演变反映了同时期日本公司治理的制度、路径及理念,其过程包括基于监事会形骸化现象的出现及迎合美国强势的经济统治,监督主体从监事会向董事会进行的转变;基于尊重公司自身的治理决定权以及治理环境宽松化的政策制度导向,监督机构从一元化向二元化进行的转变;基于顺应公司治理趋同化的大潮流以及提高日本公司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地位,监督理念从借鉴德国模式到美国模式的转变。这些模式演变过程对我国公

3、司法制在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以及尊重公司自主决定权等方面的建设有启示意义关键词: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监事会;董事会中图分类号:F2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3-0136-0516现代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试图建立最优的公司机关权力构造模式,来实现对经营者的监督。公司监督机构是立法规定的在公司内部专门履行监督职责的机构,主宰着公司整体治理效果,只有监督落实到位,公司才能良性运转,因此公司监督机构对公司业绩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监督机构是一个公司必须设置的专门机关,但监督并不是为了使公司的经营者丧失公司事务的执行权,而是为了使

4、其权利因监督制衡而沿着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方向运行,使其勤勉地忠诚地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工作。日本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立法经验及其理论常常被纳入我国市场经济的立法实践和学说引介之列,我国公司法的立法就是参照日本“并列双元制”的结构进行的。日本的公司法制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公司治理的经验对新常态下我国公司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日本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模式为对象,从监督主体、监督机构、监督理念这三个方面的转变来总结日本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启示一、监督主体:从监事会向董事会转变日本��1899年制定商法之初,历经了1950年、1974年、1981年

5、、1993年、2002年这五次的重大修改,直到2005年在形式上将公司法独立出商法典。在这历次的修法活动中,前四次大修都是以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强化为目标,但是随着监事会形骸化现象的出现,以及进入21世纪后迎合美国强势的经济统治,日本公司法学界在商法修改中加强了董事会的监督职能16日本1974年商法修改的重点在于扩大及加强监事的职权,并确保其地位的独立性,以补充监事监督功能的不足。首先,扩大监事的权限。由于1950年的商法修改时将监事的职权仅限于对会计事务的审查,此次修法恢复了监事对董事执行公司事务的监督权以及一般不法事务的审查权,而且还规定监事能够在董事会

6、上发表与董事会不同的意见、能够请求禁止董事的违法行为、能够代表公司进行起诉以及在董事与公司发生纠纷时代表公司进行应诉、能够决定会计监察人选、能够调查公司及子公司的业务财产状况并审查其决算书等[1]。其次,强化监事的地位。包括禁止监事兼任子公司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将监事的任期延长至2年、股东大会对监事选任或解任时要说明理由等[2]。而且此次修法制定了所谓的“商法特例法”,目的是针对公司规模的大小而设计不同的监事制度。比如,资本额一亿日元以下的小公司,监事仅能对公司的会计事务进行监督与审查,对经营者的业务执行状况没有监督权[3]。但在1974年修改商法及制

7、定商法特例法之后,1975年初日本又发生了多起企业丑闻及不当经营的重大事件,因此在1981年再度修正商法及商法特例法,其修正的重点主要包括将负债总额200亿日元的股份有限公司纳入大公司的范围、强化监事的权限、监事独立性的确保、大公司复数监事制度、大公司常任监事的法定化等一连串规定[4]。随后,在1991-1993年期间,日本证券金融界陆续发生多起丑闻事件,而且“日本构造协议”也要求日本方面应检讨修改商法中的部分规定。因此,1993年修法的重点除了将监事的任期延长为3年外,还要求监事会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外部监事①,而且监事会能够决定公司的整体监督方式和内容[

8、5]2001年末日本公司治理准则的内容作了更新,其主要内容认为董事会的角色及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