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

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

ID:8544946

大小:3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01

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_第1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_第2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_第3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_第4页
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融危机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博弈  摘要:提倡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和提倡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的货币主义都具有符合现实的理论基础,不可相互否定。通过本轮金融危机,我们看到完全放任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是行不通的,但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采取的干预措施也带有不少隐患。因此,需要多种理论政策的配合使用,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市场调节多一点还是政府干预多一点,并在借鉴各种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的理论,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关键词:金融危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政府干预;自由市场中图分类号:F091.3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006-3544(2013)03-0027-05自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引发了不少对现实政策举措和经济理论的深层思考,其中,关于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博弈又成为全球金融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从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以及二者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的关系入手,对这两大学派主张的救市政策进行具体的剖析和评价,并反思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之间的博弈与金融危机对于引起2008年这场以华尔街为震源的金融海啸的原因,人们的第一反

3、应就是由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创新过度引发的金融泡沫破灭,那么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是提倡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还是提倡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的货币主义引发了这场次贷危机呢?这两种理论的拥护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并且互相推卸责任。货币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民主党执政时期的美国政府干预市场运行,让本来买不起房的穷人也纷纷“有其房”,是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危机再次证明了“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凯恩斯主义学者则认为,美联储一直盲目相信市场的正确性,坚持通过大幅降息的方法增加市场流动性,格林斯潘主义的这种长期低利

4、率政策造成了各种投机性泡沫(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和信贷消费泡沫等)的形成。要对这种互相指责的状态做出实事求是的解析,就必须分析支配美国政策20多年的经济思想基础。(一)凯恩斯主义与金融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成就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基于“凯恩斯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宏观经济学的统称,凯恩斯的著作《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1926)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奠定了这种思想传统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为了修补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政府就必须终结“自由放任主义”,采取积极的行动,运用扩张性的经济

5、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使经济走向充分就业的均衡;并运用收入再分配政策,降低财富和收入的严重不均等程度,以扩大有效需求。由这种思想所引发的“凯恩斯革命”,诞生出“正统凯恩斯主义”。它以“IS-LM”模型作为凯恩斯理论的规范表达方式,曾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统治着西方宏观经济学,并且对大萧条后的经济重建和工业化时期的政策有着巨大的良好影响,以至于有不少学者把“二战”后1950~1973年间发达国家所享有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凯恩斯主义稳定化政策的直接结果。但是由于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经济政策,美

6、国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物价飞涨与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滞涨”状态,凯恩斯主义理论对此无法做出合理解释,更不用说提出有效的应对政策了。(二)货币主义与金融危机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挑战,创立了货币主义学派,企图用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取代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形式,企图重新恢复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在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

7、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的推崇,“自由市场至上”的货币主义思潮受到追捧,对英、美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重新成为了宏观经济界的正统。人们开始赞扬自由资本主义,赞扬自由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到了20世纪末,无论是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还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政府一直盲目地相信市场的正确性,坚持通过大幅降息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动性,这种货币主义政策一直屡试不爽,直至本次次贷危机的全

8、面爆发,人们开始怀疑这一政策,美联储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推行多年的政策有欠妥的地方。我们已经看到,2008年的金融海啸比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来得更为猛烈,但近80年理论的扩宽,知识的积累,已使得决策层能更迅速地做出反应。自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为了救市,纷纷采取了大量刺激经济的措施,以减小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冲击。虽然每次金融危机的起因不尽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