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权威资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权威资料]

ID:8545847

大小:1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权威资料]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权威资料]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权威资料]_第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权威资料]_第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权威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权威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取中医在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采取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而在观察组中,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辨证内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

2、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治疗效果  【】R2【】B【】1671-8801(2013)09-0427-01  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肺结核都是目前严重威胁到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肺结核的主要传播源为肺结核患者。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中药辨证内服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观察组中男32例,女8例。患者年龄在35~7

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9±2.3)岁,有吸烟史的患者有29例,占总数的72.5%,肺功能IV级的患者有5例,III级的患者有18例,II级的患者有17例;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男33例,女7例,患者年龄在32~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9±1.9)岁,有吸烟史的患者有28例,占总数的70%,肺功能IV级的患者有5例,III级的患者有16例,II级的患者有19例。两组患者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①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或者是符合其标准;②常规抗感染治疗

4、2w没有明显效果;③PPD实验、结核抗体阳性、ESR升高、痰细菌学、肺泡灌洗液查到抗酸杆菌、活组织病理示结核性肉芽肿改变其中任意一项;④影像学检查肺部有可疑结核病灶,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具有治疗效果。  1.3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祛痰药物,对于无力咳痰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时吸痰。对患者进行氧疗、解痉止咳平喘、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等等。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中药辨证内服治疗法。具体方法如下:茯苓15g,杏仁15g,浙贝母15g,前胡10g,炒

5、菜菔子15g,法夏10g,葶苈子15g,苏子10g,桔梗10g。加减:痰热甚者去茯苓、炒菜菔子,加鱼腥草20g,桑白皮10g,芦根20g,生石膏20g;唇甲紫钳以及瘀血明显的患者加红花6g,桃仁10g,腑气不通、痰热闭肺以及肺满便秘者加麻子仁20g以及生大黄10g。水煎服,1剂/d,150ml/次,3次/d,10d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都在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治疗效果。  1.4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等指标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并且患者的肺功能等级降低明显;有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都有所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等级有所降低;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都没有明

6、显的改善或加重,病情恶化。  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是患者在短期之内的病症迅速加重。  COPD急性发作期的中医治疗多从治痰、治瘀、治气三方面入手,病症表现痰热郁肺、气阴两虚、正虚邪实,治疗上当化痰解毒、健脾益气、理虚化瘀为主,本方中药用渐贝母、桔梗、前胡、桃

7、仁、葶苈子、鱼腥草等,并辅以陈皮,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作用于中焦,能够健脾化痰逐中焦之水,平上冲之气;甘草温中和胃,调和诸药。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表明,茯苓有杀菌的作用,其能够有效抑制呼吸中枢而起到镇咳的作用,另外其还具有抗炎解痉的作用,能够促进咽喉以及支气管的分泌,这样能够使得痰液更容易咳出。在本次研究中,加味陈皮、茯苓、甘草能够使炎症的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痰液减少,气道通畅,咳嗽和呼吸困难都得到了相应的缓解,所以临床效果比较明显。但在处方用药时还是要权衡利弊,辨证处理,这与患者的个人体质与疾病程度关系密切,同时借鉴和利用现代医学的治疗策略,相

8、互补充。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