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ID:8553064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1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_第1页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_第2页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_第3页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_第4页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商品销售收入确认会计及税务处理差异分析一、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差异(一)会计上收入的确认会计上确认收入主要是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出发,侧重于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对交易与事项强调看经济业务实质内容,不看外在的法律形式。比如企业以融资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法律形式上企业并没有丧失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从实质上看,企业完全失去控制资产的能力,几乎失去全部的资产使用权,同销售固定资产没有本质区

2、别,所以应视同销售。11(二)税法上收入的确认税法也坚持“实质重于形式”,但在理解内涵上却与会计存在重大差异,税法要求看经济业务主要看其实质,但税法更注重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来关心经济业务的实质,侧重于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特别是关注企业是否实施了避税措施。在利用实质性原则判断经济业务的实质时,主要是看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质是否属于故意的避税行为。因为收入的确认,会正方向地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另外会计和税法在贯彻这项原则确认收入时,实施依据又有重大差异。会计主要是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实施“实质重于形式”,这里的“实质”依靠

3、会计人员理解、判断,与会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相关;而税法却是依法律规定来衡量“实质”,没有法律规定的,税务人员不能自行认定实质。如税务人员在认定企业实施价格转移避税,要实施反避税时,就必须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税法计税时不承认会计的“稳健原则”,国家在确定应税收入时,不考虑风险问题,主要考虑国家税收的实现问题。税法对于企业某些过度“稳健”行为可能视为避税,要采取反避税措施。税法在确定应税收入时,按照是

4、否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只要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的凭据,税法就视同销售收入实现,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由于会计与税法这种差异的存在,也导致大量的企业纳税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二、不同销售方式下税法与会计的具体确认差异(一)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的商品11分期收款方式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买方提供免息的信贷。会计上规定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

5、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作为财务费用的抵减进行处理。而税法上,对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并没有会计的复杂,税法上只规定了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即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所标明的应收款项来确定应税收入,所以会计和税法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例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套设备,合同约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设备的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假定甲公司发出商品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

6、值税额为340万元,并于当天收到增值税额340万元。假定该设备成本为500万元,该设备在销售时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实际利率为7.93%。该企业的会计处理为:2010年1月1日销售成立时借:长期应收款10000000银行存款34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00未确认融资收益2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0011贷:库存商品50000002010年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1000-200)×7.93%=63.44(万元)借:银行存款2000000贷:

7、长期应收款2000000借:为实现融资收益634400贷:财务费用634400如上所述,该企业在2010年由于该笔销售业务确认收入8000000元,而相关的会计利润为3634400元(8000000-5000000+634400),而税法上该笔业务本期应收金额为2000000元,所以税法上确认的应税收入为2000000元,按比例需要结转的成本为1250000元,该笔业务相关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50000元。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相差2884400元。(二)附销售退回条件的销售收入11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是指购买方依照有关协

8、议有权退货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会计上认为风险和所有权并没完全转移,这就要求企业在销售商品确认收入时,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对退货的可能性作出估计,在商品发出时确认收入,并根据估计的退货比例确认相关负债,冲销相关收入和成本。这样做也就是对于不退货部分确认收入,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