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沾化纯碱生产装置技术进步_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云沾化纯碱生产装置技术进步_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ID:8555718

大小:37.9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1

云沾化纯碱生产装置技术进步_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_第1页
云沾化纯碱生产装置技术进步_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_第2页
资源描述:

《云沾化纯碱生产装置技术进步_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沾化纯碱生产装置技术进步、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陶世秋(云南沾益化肥厂,云南曲靖655038)文章编号:1005-8370(2000)02-0030-02中图分类号:TQ114.1文献标识码:C云南沾益化肥厂(以下简称云沾化)40kt/a联碱装置于1990年7月30日建成,其优质的纯碱、重质纯碱、氯化铵、工业氯化铵产品填补了云南省化工产品的空白,结束了云南省这些产品完全依赖从国内外调运的状况,满足了相关行业的部分需要。通过1994年的改扩建,装置生产能力达到60kt/a。导致包装物破损,产品受潮、结块,质量受到严重影

2、响。1.4环保问题我厂位于云南省东北地区红土高原,地处南盘江上游,废水排放一直受各级政府关注,必须限期达标排放。1存在的问题云沾化60kt/a联碱装置技术改进21.1部分设备有待更新该装置从建成投产至今,已逾10年,当初选用的一些设备已属落后淘汰产品,已不适应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发挥,如6.5m2真空滤碱机、二氧化碳压缩机、冷盐析轴流泵等设备,有待于更新或换型,以满足生产能力的整体协调。1.2设备能力不匹配1994年改扩建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主体设备冷、盐析结晶器的最大能力(经测算最大生产能力为100kt/a)。因此新

3、增设备均按100kt/a能力选型和配置,如钛外冷器、钛母换器,部分机泵及输送管道等。另一部分则利用原40kt/a的设备替代,如离心机、煅烧炉、冷、盐析轴流泵、综合回收塔、搅拌装置等。故该装置最大问题是主体设备能力富余,总体能力不平衡,主次工序、主次设备之间能力不匹配,既有大马拉小车,出力率不足,又有瓶颈设备制约整体能力发挥的现象。1.3出碱温度高该装置原有凉碱装置因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未能投入运行就已报废,致使纯碱产品成品温度高达100℃以上,损坏塑编包装内膜袋,针对上述诸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如

4、下改进。2.1自然循环双外冷碳化塔的工业化应用该装置是化八院开发并与自贡鸿化总厂联合进行“中间试验”的新型制碱装置,我厂首家将该装置应用于60kt/a联碱工业化生产,投产8年多的实践证明,具有如下特点:(1)结构新颖、合理、简单、制造安装容易、投资省;(2)生产能力大;(3)重碱结晶质量好、粒度大;(4)主控指标全达设计要求。对这一新型制碱装置生产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大胆实践和改进,从分气圈、角阀以及操作和清洗方法等方面做过一些技术改造,但易堵塔、串液,运行周期短,尚有待于进一步从二氧化碳压缩气加压,适当增加气

5、量,提高气速,分气圈改造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探索,使这一新型制碱装置日臻完善和成熟。2.2煅烧炉改造自身返碱蒸汽煅烧炉由间歇返碱改为连续返碱。该项技术在化八院专家指导下,自主施工完成。2.3沸腾干铵技术改造干铵炉改造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只能就地改型,否则将整个干铵系统推倒,扩地重新施工,势必2000年第2期31增加投资和延误工程周期。经我厂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测算和巧妙设计,将干铵炉由原来的O型改为椭圆型,由一个气室改为三气室,并据各气室的情况来调节风量。通过铵加热器改造,加热面积由4.9m2增至7.5m2,不仅满足60

6、kt/a的能力需求,尚有部分富余。2.4采用新材料我厂制碱装置的碳化塔换热器、氨冷凝器、母液换热器等,均采用传统的碳钢防腐工艺,使用周期短、换热效率低、生产操作控制难度大、设备更新频繁。实际投资并不省。据此,我们利用这些设备的更新期,先后投资950余万元,将氨外冷器、母换器、碳化塔6台外冷器全部改为钛制设备。生产实践证明,改造后纯碱和氯化铵两个系统效果明显:工艺状况好转,生产控制稳定、结疤、堵塞现象大幅度减少,防腐性能增强,生产周期延长,产量增加,设备更新期延长3~5倍。2.5采用助滤剂滤碱洗水添加化工部大连化工研

7、究设计院开发的洗水添加剂。使用后,滤碱洗水当量下降0.25m3,重碱水份降低2.5%左右,不仅节能降耗,还使生产稳定,母液平衡,系统结疤减缓,阻力下降,产量稳中有升。2.6采用钠离子计盐析溢流MⅠ采用化工部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生产的工业钠离子连续自动测定仪。2.7采用γ射线料位计首次将兰州自动化研究所生产的非接触式的HZ-5203A型γ射线料位计应用于联碱碳化塔液位测量,并配上自动调节器及执行机构,可自动调节碳化塔液位,具有测量指示准确、反应灵敏、调节及时平稳等特点。力尚有富余的现状。我们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精心测定、测

8、算,反复论证,提出了“云沾化联碱60kt/a技改扩建到100kt/a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并通过了有关专家论证。该技改方案具有如下特点:(1)充分利用本省盐业资源和总厂200kt/a合成氨;(2)充分利用云沾化较为完善、富余的公用工程设施,水、电、汽无须另外投资;(3)联碱设备尚有富余,只需局部改造,填平补齐就能达100kt/a能力;(4)不需新征土地和稍增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