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ID:8557954

大小:3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1

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_第1页
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_第2页
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_第3页
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_第4页
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 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作者:石晨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1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作者:石晨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1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作者:石晨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1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作者:石晨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1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作者:石晨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1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关于下岗职工

2、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作者:石晨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1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关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作者:石晨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112000年01期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岗职工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年全国有下岗职工1151万人,其中国有企业职工630万人,1998年预计新增下岗职工35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职工300万人以上,占新增部分的85%。(《经济日报》1998年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1998年3月9日)。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问题已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在对下岗职工进行调查的基

3、础上,探讨了与之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一、对下岗原因及目的意义的认识实地调查的50名下岗职工,是从参加再就业培训的170名职工中随机抽出来的。其基本状况是:30岁以下占34%;30-40岁占27%;40岁以上占39%。初中占68%;中专(高中)占18%;大专占14%,本科及以上没有。工龄最少的5年,最长的25年,其中20年以上工龄19人占38%。另有7人持失业证书,占14%,这7人与86%的下岗职工的唯一不同是其人事档案由劳动部门保管,不属原企业的在册职工。本项调查设置三个问题。 11第一个问题:对下岗问题的态度,设三个答案供选:1、是市场经

4、济必须的,是切实可行的。2、其他条件不成熟,不宜推行。3、反对。结果:认同1的78%;认同2的14%;认同3的8%。第二个问题:对下岗意义的认识,设三个答案供选:1、减员增效,调整经济结构。2、提高职工素质和竞争意识。3、无所谓。结果:82%认同1,14%认同3,另有4%认为下岗的存在为个别企业经营者腐败创造了条件。第三个问题:个人下岗原因。回答因企业破产占4%,企业经营困难或改制而减员占32%,被辞退8%,自愿辞职4%,另有15%认为是企业领导的原因或经营者腐败致使企业垮了而下岗。本项调查结果显示,认识到下岗及其必然性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虽然认为可以作为一

5、种经济和社会的一项制度来推行的比认识到其对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少4个百分点,但后者的82%比例足以说明,社会宣传媒介及各级组织对近几年特别是煤矿等第一产业部门减员增效而逐渐产生的下岗制度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是成功的。但是从调查对像对第二个问题的态度看,社会对这项制度尚缺乏战略上的认识。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把人的发展作为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一切发展的根本前提。当代发展观也把人的发展作为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我们说部分企业职工下岗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和竞争意识,是在战略上和深层次上对这一问题的新认识,就是基于人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首先,人的竞争

6、意识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以效率至上为基本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必然具有竞争这一基本属性。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的命题。经济http://wwW.wenku1.com以及市场的竞争,归根揭蒂是人及其属性的竞争,因此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由过去的行政化的调配和安置转换为现在的市场化的双向选择和竞争,劳动力具备了商品的属性。现在的下岗职工基本是计划经济时安置的,那时其劳动力所有权归社会,选择权归行政,劳动者的择业毫无竞争可言。而职工下岗恰恰提供了树立其竞争精神和竞争意识的机制和条件。另一方面,通过竞争谋

7、职和竞争上岗,对激发其不断进取的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都具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可以从成功就业者那里得到实证。本项调查中,笔者曾就培训后如何再就业询问过一些下岗职工,结果约占2/3说靠劳动部门安排,另约1/3认为自谋职业。可见大多数下岗职工并没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自谋职业”的涵义并非仅仅是指摆小摊、干个体、办私营,笔者认为,所谓自谋职业应是个人竞争、选择岗位就业的一个通称。)其次,大批职工下岗为我们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全部劳动力的从业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契机。80年代,我们曾动员和组织了所有的企业对全国职工进行了大规模的

8、职工教育工作——文化补课和技能培训。这一工作对我国80年代经济高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