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_论文

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_论文

ID:8565337

大小:23.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1

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_论文_第1页
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_论文_第2页
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_论文_第3页
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_论文_第4页
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一、引论1999年是中国在本世纪内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后一个机会。随着世贸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进行,接受新成员的工作将会被搁置。至少在3、5年的时间内,我们将不存在进入世贸组织的可能性。因此,能否搭上最后一班车(加入该组织),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从国内经济方面来看,我们对加入世贸组织也寄予厚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以大局为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维护了世界经济大局的情况下,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自1998年以来,出口贸易逐月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拉

2、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重要支柱之一——国际贸易基本上消失。中国经济走上内需拉动型的增长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也是我们重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织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如果在1999年内不加入世贸组织,那么,中国为世界经济所已经作出的“贡献”将得不到一个索取“补偿”的机会。长远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将会对中国下一个世纪的经济走势、甚或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不能因短期收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也不能因小利而失大势。二、我们的优势9/9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双向市场开放过程。在我们对外国产品和企业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会为中国产品和企业带来

3、进入世界市场的商业机会。但是,能够进入别国市场的产品只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能够角逐世界市场竞争的企业也只是我们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竞争优势的企业根基于中国既有的产业优势之上。虽然,1956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已相继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社会,但是目前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1997年,第三产业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第二产业却占了%(其中工业占了%,建筑业占了%)。因此,分析中国的工业优势以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状况是判断入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关键。9/9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三个不同

4、的概念。工业优势,一般局限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重心。一国的工业优势是该国价值增值、就业人员、资产等分布比例比较集中的产业群体。本文将从价值增值角度来判断中国的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反映的是国家经济之间进行了相互比较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这里我们将用贸易中所表现出的比较优势,即显性比较优势来分析中国的情况。竞争优势则主要局限在企业的层次上,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企业与它国的企业相比较时所具有的竞争力。由于资料来源有限,本文将用外向型直接投资的数量来判断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1996年中国的工业优势主要

5、体现在以下10个行业中:电力(),化学(),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这10个产业集中了中国工业价值增值的%。从整个工业生产加工链条的延续过程来看,中国的工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中间产品阶段。表1中国的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1996年1996年技术工业部门工业优势,%密度集,%①1.煤炭采选业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5.非金属矿采选业6.其它

6、矿采选业7.木材及竹材采运业8.食品加工业9.食品制造业10.饮料制造业9/911.烟草加工业12.纺织业13.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14.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5.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6.家具制造业17.造纸及纸制品业18.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1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0.石油加工及炼焦业21.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22.医药制造业23.化学纤维制造业24.橡胶制品业25.塑料制品业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9.金属制品业30.普通机械制造业31.专用设备制造

7、业3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93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5.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36.其它制造业3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38.煤气的生产和供应业39.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合计或均值1996年资本1992-1994年工业部门密集度,万元/人①综合的比较优势,%②1.煤炭采选业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5.非金属矿采选业6.其它矿采选业7.木材及竹材采运业-8.食品加工业9.食品制造业10.饮料制造业9/911.烟草加工业12.纺织业13.服装及其它纤维制

8、品制造14.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15.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6.家具制造业17.造纸及纸制品业-18.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1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0.石油加工及炼焦业-21.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22.医药制造业23.化学纤维制造业-24.橡胶制品业25.塑料制品业26.非金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