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

《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

ID:8565363

大小:22.0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1

《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_第1页
《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_第2页
《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_第3页
《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_第4页
《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群经音辨》之四声别义研究《群经音辨》(以下简称《音辨》)是一部正音工具书,同时也是说明词性转变和词义转变的语法著作。贾氏将前人经笺传注中较为典型的音变构词材料择取出来,对它们进行专门辨析,这说明他将音变构词与音近假借形成的异读已明确区分,从语言研究的角度讲,这样处理十分科学,有利于后来学者对古汉音变构词现象作专门探讨。以卷一为例,卷一“辨字同音投异”共收列44个部首,184个字,4墒45个条目。其中四声和清浊变化引起词卵类改变的有137项;未改变词类,仅引鸢起词义变化的有122项。可见四声和清秕浊变化引起词性的改变与词性不变而词义息变化的总数大致相当。这个数字还说明,拊所谓“四声别义

2、”,这个“义”不应当只妻是词义的变化,还应该包括词性的变化。蜉一、音变构词音变构词是指通过音节府中音素(声、韵、调)的变化来构造意义卵有联系的新词。只涉及声母变化的,可以谠叫变声构词;只涉及韵母变化的,可以叫废变韵构词;只涉及声调变化的,可以叫变羽调构词。《音辨》的这些异读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假字、古今字;一类是通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表示它的意义或作用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传统上叫塄11/11做“破读”或“读破”。如“解衣、衣我恻”,后一个“衣”读去声,意思是“给…嗝…穿”。唐宋以前对音变构词缺乏系统私深入的研究,没有对音变构词与音近假借”形成的异读做出明确的区分。从贾昌朝

3、的蹦《音辨》开始,才把音变构词跟音近假借形成的异读区分开来。音变构词是由于词义引申而产生的一种构词现象,而音近假借则是一种文字的借用现象,与词义引申抑无涉,两者的本质不同。因此,由于音近惨假借而形成的异读与音变构词的破读是不遥一样的,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二、四人声别义古汉语中,往往用改变一个字(治词)的读音(主要是声调)来表示不同的醢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前人将这种方法称绺为“四声别义”,又叫“以声别义”,也九即上文所说的“破读”(或“读破”)。燮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把音变别义的共字纳入同源词中,其中就包括四声别义的淅字。王先生对四声别义的字跟汉语、汉字渊的关系做了细致的分析。《

4、同源字典》中浜说:“分别字可以产生,也可以不产生。胬例如‘长’字,既是长短的‘长’,又是疆长幼的‘长’,至今没有人造出分别字。典但是‘陈’和‘阵’同形,汉代以后才产味生了‘阵’字。”他认为,四声别义是同ㄒ源词的一种。显然“如字”,就是原始词蛱11/11;所谓“破读”,就是滋生词。滋生词跟荻原始词在字形上的关系是次要的:滋生词廑可以造出分别字,也可以不造出分别字;雷但它们在语言上的关系是一样的。有时候,人们原来不给滋生词造出分别字,后来辉才给它造成分别字。王力先生《汉语滋生㈧词的语法分析》中列有“同音不同调的滋伉生词”,其中既有写成同一字形的,也有ㄇ写成不同字形的,都是透过文字的表面现

5、象,从语言的立场观察声调辨义现象而得响来得深刻认识。其实具有四声别义的字匹跟写法不同且声调有别的同源字很难区分颏。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词意义变了,声翌调也转换了,起先仍写作同一汉字,到后焙来才为破读音另造一字,如《同源字典》栖所举的“陈:阵”。甚至后来为破读音另囝造的字也不用了,又用原来的那个汉字。如“欲”本读入声,贪也;破读去声,嗜銮欲,后写作欲;今天又简化成“欲”。《胛音辨》中收录的“同音不同调的滋生词”鲟,有一部分在此书仍是同一字形,后来分箸化成不同的字形,也就是有了分别字。如箸,《音辨》陟虑切、陟略切、直略切、轸直虑切,这就属于字音、字义都不同,但是字形并没有分别,但是

6、后来,箸的四个椴意思,随着意义的分化,字形也有变化,酽有了分别字,四个意思分离分化为两系。匝“箸”后来专用来指称食具筷子,而不表示明显、显著、著作等意义;一系用于着晟衣,附着、着落等,字形再变作“着”。《音辨》四声别义的词,如字和破读在语兮11/11音上有四种关系:(1)同纽、同韵、异入调,如“好”;(2)异纽、同韵、异调,如“长”;(3)同纽、异韵、异调,如“契”;(4)异纽、异韵、异调,如惆“食”。《音辨》异读字读音的改变造稻成词性和意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1、名词转化为动词,其声调变化躇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平声转去声集。例如:妻:与夫齐者也,七奚切。(赫平)、

7、以女适夫,七计切。(去)王敖:君也,于方切。(平)君有天下曰王,于放切。(去)第二种情况是上声转棋去声。例如:枕:首木也,章荏切。(双上)首在木日枕,章鸠切。(去)女じ:未嫁之称也,下尼切。(上)以女嫁铫人,尼许切。(去)第三种情况是入声翦转去声。例如:北:朔也,博墨切。(崖人)败也,音佩。(去)11/11度:约也,徒洛切。(人)约之有所长短日度,徒故储切。(去)足:止也,子六切。(入)婵益而止,子预切。(去)2、动词转亘化为名词,其声调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