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

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

ID:8565692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1

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_第1页
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_第2页
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_第3页
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_第4页
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大学语文论文从图里翻译规范论解读理雅各《论语》英译本李沙沙(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在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看来,翻译受三个规范的制约一预备规范、起始规范、操作规范。这三个规范分别制约着译者的译本选择、翻译策略和实际翻译中的抉择。从理雅各《论语》的英译本观之,译者英译《论语》的目的、翻译策略以及具体的翻译操作等方面都有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打下的烙印。其译本在目的语中广为流行足以说明其译作的价值。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从文本入手,在微观的层面对译作进行解读,而图里的翻译规范论不仅包括微观层面,同时也打

2、开了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的视野,使翻译研究更加客观。[关键词]《论语》;理雅各;图里;翻译规范[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6-0080-02[作者简介]李沙沙,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据统计,目前《论语》的英译本或节译本就有50本之多,其中流行最广的有辜鸿铭、韦利、理雅各、林语堂、庞德等的英译本,他们的译作可谓是各有千秋。关于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前贤批评他的译风呆板,冗长,不知变通。虽然这样的批评不无道理,但是任何批评都应建立在当时的社会大背

3、景之下。理雅各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翻译策略是有其初衷的。正如图里所说:“在翻译过程的每个阶段中以及在其产物及译文的每个层次上,翻译规范都在运作。”此外,理雅各之所以首选《论语》作为英译的对象,也是受到翻译规范的制约。隐性的翻译规范在译者对不同的语言、文化进行转换的过程中显现出来。作者将图里的翻译规范应用到理雅各《论语》英译本的分析中。一、图里的翻译规范论图里的翻译规范论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预备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首先,预备规范涉及翻译政策,也就是文本的选择。这里关注的是译者在选择待译文本时所考虑的因素,其抉择受哪些方面的影响等。例如,译者需要考虑模仿、

4、翻译、改写之间的区别;在间接翻译和直接翻译间进行选择;目的语文化对作家、作品流派等的偏爱度。其次,起始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要考虑是倾向于来源语语言和文化的规范还是目标语语言与文化的规范。通俗来讲,就是采用归化的手法还是异化。图里称这两种策略为“充分性”和“可接受性”。最后,操作规范(operationalnorms),这一规范制约实际的翻译操作。涉及具体的内容的安排取舍,句子结构,遣词造句等。操作规范又可分为:模版规范(matricialnorms)和文本语言规范(textual-linguisticnorms)。模版规范决定译入语的形式

5、以及其在文本中的位置,同时也决定位置改变、增加和省略的程度。文本语言规范对译者对译人语材料的选择起决定作用。二、图里的翻译规范对理氏英译《论语》的具体操控(一)预备规范的操控预备规范(preliminarynorms)包括翻译政策(translationpolicy)和翻译直接性(directnessoftranslation)。翻译政策指的是在特定的语言、文化和时代中决定待译文本选择的因素。翻译直接性指的是是否接受从另外一种语言而不是源语言来进行翻译。由于理雅各对中国典籍的翻译不涉及翻译直接性问题,所以只从第一个方面来分析。从翻译政策的角度来讲,理雅

6、各翻译选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作为传教士的他,基于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肩负的使命,他的目的是发展传教事业,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而翻译儒家经典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直接的原因是,理雅各认为前人翻译的儒家经典数量少,不成系统而且质量不高,不够完善。(二)起始规范的操控起始规范(initialnorms)指的是整体上译者的选择。具体来讲分为两种,即遵循源语规范或者遵循译人语的规范。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充分翻译”和“可接受翻译”。前者指译文更加倾向于源语文化,后者指译文更加倾向于译入语文化。根据图里的观点,大多数译作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其

7、翻译策略体现在《论语》的专有名词的英译中。(1)宗教类名词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第三》)一句中,理雅各将“神”译为“spirits”。在“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的翻译中,理雅各将“神”译为“spiritualbeings”。中西方各自有自己的宗教一中国的佛教、道教,西方的基督教。每个宗教都存在各自的神灵。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因此《圣经》是其至高无上的信仰的依据,所以基督教徒是不会接受《圣经》中不存在的神灵,这也就决定了理雅各不可能把“神”译为“God”,于是他采用倾向于源语文化的翻泽策略,也就是采用“充分翻译”的方法。(2)人名对于人名

8、的翻译,理雅各忠实于原文。例如,将“尧”翻译成Yao,将“舜”翻译成Shun,将国古代的贤王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