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

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

ID:8565868

大小:25.5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01

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_第1页
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_第2页
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_第3页
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_第4页
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图文]刍议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运用一、诚信原则的概念,基本内容与历史沿革关于诚信原则,古今中外,无一个统一的概念。在我国,民法通则颁布之前,理论界对诚信原则的研究甚少,一些有影响的民法教科书等学术著作中也鲜有提及。在民法通则颁布以后,这方面情况才有所改变。但对于诚信原则的概念和判断是诚信的标准,学者们的看法也并不一致。有主张以“善意”为判断标准的,有主张以“公平”为标{准的,还有人主张应以诚实和信用本身为髂标准。笔者认为,诚信原则的精髓或狭者关键在于“善意”,无论是

2、“诚实”还埕是“信用”,均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诚实”和“信用”只是“善意”的要求在纩14/14某些方面的具体表述。如果从更加抽象的俄意义上讲。诚信原则可以是指民事主体在辁进行民事活动时,不管是行使权利还是履溽行义务,都应符合“善意”的要求,对于嬴诚信原则,不能仅就字面去理解,不能仅腚看作是“诚实”与“信用”这两个方面的筛要求,而应把它看作是“诚实”、“信用谓”与“善意”等几个方面要素的有机组合[3]。因为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胳在民事活动中达成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蜩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这一原

3、则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诚信要求”,二是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这一原则中最处重要又是最基本的一点是“诚信要求”,骼[4]即民事活动中的任何一方必须本着礞善意进行民事活动,任何恶意的即以损害戤对方或社会利益为代价获得己方利益的民秉事行为都违反了诚信原则。违反这一要求亟,尽管不违反任何法律条款和合同,但是,法官仍可裁定恶意方败诉,以求达到个。体公正。这一原则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不潼确定性,但它又是强制性原则,可以调整锪任何民事活动的任何阶段,以补充具体法羝条与合同条款之不足。所谓善意,笔者以为主要是指

4、进行民事活动的主体在行蝴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给予对方的利益、貅第三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以必要的考虑嫘和保护,应当通过正当的途径与方式去实14/14げ现正当的目的,对必要的和正当的掌握,嵇可由法院根据当事人双方的情况,交易的葶通常习惯,社会道德允许的范围及法律和澉契约具体规定等加以确定。而诚信原则的务基本内容,由应根据诚实、信用及善意三蜕个方面的要素予以确定。1、设立民秧事权利义务时,应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蔻,不隐瞒重大情节。2、在民事权利义务"设定以后,应恪守信用,严格依照法律或返合同行事,并尊重社会的

5、道德和交易规则骝,给予对方、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以必要的脂考虑和保护,不得规避法律和滥用权利。二、诚信原则的作用及其在审判上鼙的运用诚实与信用,原本是存在于商髀品交易中的一种道德规范,其上升为法律铋原则以后,则兼具了倡导与强制两种属性蟑:一方面它要求、鼓励和提倡当事人在进陆行民事活动时应讲求诚实、信用和善意[土5];另一方面,它又给予当事人的民事’活动以强制性的约束,直接对当事人所作榜行为的后果产生影响,因此,诚信原则既缈是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应遵循的准则,14/14也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依据之一。¨

6、诚信原则的作用以及它在审判上的运蝾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漓(一)弥补法律不足诚信原则本身所ョ具有的弹性条款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起到弥补实现行法律之不足的作用,这种作用当表现为:1、现有法律对某种民事关系的茬调整未作具体的规定的,可根据诚信原则涅来调整此类关系,确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碘义务。2、法律虽有规定,但含糊不清或莽相互冲突,以致难以适用的,一方面可以邮基于诚信原则来探寻该法律规定的具体含莱义,正确地把握法律条文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可直接以诚信原则作为依据,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有效,确定当事人

7、的民事权利抵义务和民事责任。3、法律规范无效时,用以调整某种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宪法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是各不相同的,下一层次的法律规范不得与由上一层次的法律规范相抵触,相抵触者为ぷ无效。如人民法院认为某种法律规范与上玑一层次的法律规范相抵触,又没有其他法诤律规范可适用的,法院可以避开该法律规仫14/14范,直接适用诚信原则处理案件。4、法律规定的字面含义过于宽泛或狭窄的,可偬依所依据诚信原则和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限制或扩大解释,以利于案件的侈解决[6]。(二)解释或补充合

8、同濒合同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缴的反映。通常,应根据合同的文字表述确缱定合同的内容,因为该文字表述直接反映乏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然而在某些情形下,弩也会出现合同的文字表述不能反映当事人彝真实意思的情况,如表述失误、传达失误宠、文字表述含混不清。在这些情况下,可哏依照诚信原则,根据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或能够推断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行为对合同进惜行解释,解释合同,主要是为了探究当事罗人的真实意思,所以,在解释时,可不必赦拘泥于合同的文字表述。还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