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可编辑版】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可编辑版】

ID:8566749

大小:29.2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1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可编辑版】_第1页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可编辑版】_第2页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可编辑版】_第3页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可编辑版】_第4页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可编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可编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屈原死后,人们为他建庙筑坟,长久地敬仰他、怀念他。他死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节

2、日,即端午节。屈原的家乡和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有个风俗,每到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据说划龙船就是表示救屈原的意思。人们每到端午节就要吃粽子,据说也同屈原有关。最初是泊罗江边的老百姓为了祭祀屈原,把米包成粽子投进水里去喂鱼,使鱼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这习俗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屈原在战国时代始登历史舞台。他作为一名政治家,为楚王指点江山;他作为一名诗人,经常身穿奇装异服,在楚国的大地上唱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23岁凭借才智与口才,获得了楚王的信任,登上了一人

3、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凭借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以及自己的才情与博学,在国内大搞“廉正建设”,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如果楚国坚持屈原的改革路线,统一大业翘首可及,但是楚王却突然终止了屈原的改革措施,并疏远了屈原。被楚王疏远后,他没有明哲保身,付出了20年的流放生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以包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屈原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屈原是如何在其诗人情怀和政治抱负之间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的呢?屈原的个人资料1、姓源:屈原本来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侠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封在屈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本应是姓

4、熊,而以屈为氏。在古代呀,一个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个共姓叫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后来姓、氏不分了,所以称屈原姓屈。其实屈原应该是姓熊,以屈为氏,但是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么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屈原名平,是天的象征,字原是地的象征,实际上屈原是以天、地为他效法的对象,以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协调。2、出生日:屈原的生辰,《离骚》里面讲就是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恰逢是寅年寅月寅日,按照古人的意思,生逢寅年寅月寅日,是人生最吉利的,也就是说,屈原他的名得

5、天,他的字得地,他的生辰得人,天、地、人他都占了,所以屈原是真正先天禀赋有内美,因此他引以为自豪。3、经历:公元前318年前后,《史记》里面说屈原知识渊博,记忆力很好,精通政治的兴衰变化,而且口才非常好,再加上屈原出身于王室公族,他是楚王本家,而且在当时楚国有三大贵族,姓屈的,姓锦的,姓赵的都是楚王本家。他出身贵族,所以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被楚怀王封为左徒,左徒这个职务,地位仅次于令尹,而屈原的左徒仅次于令尹。屈原担任左徒职务,对内跟楚怀王商议国家改革大事,制定改革的法令,对外要接待诸侯,参与外交事务,

6、屈原他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对内则讲要休民法度,举贤授能,对外主张是联齐抗秦统一中国,那么这个时期这是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图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美政时期,屈原把他的理想叫做美政。屈原出身贵族但是他却不安于既得利益,改革内政实行法治,举贤授能,振兴楚国,进而由楚国来统一全中国。为了这些理想,屈原不懈地追寻。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一种执著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按照通常的观念,以屈原的身份,贵族的身份,他完全可以在楚国有旧贵族把持朝政这个环节当中,随波逐流,但是屈原没有这样

7、,他不同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并且由此而受到黑暗势力的残酷的迫害和打击。他没有低头,没有屈服,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始终不改变自己的节操,敢于斗争。他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屈原的一种人格。屈原受到楚王信用时间不长,那么这个时期是楚国历史上由胜而衰的一个转折关头,也是屈原第一次遭受挫折打击被楚王疏远的时期。这个时期楚国内政外交上发生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情:内政上的事情。在内政上就发生了屈原和楚国的上官大夫之间的一场斗争。楚王让屈原起草改革的宪令,这个起草的宪令,这个法令,还

8、没有公布以前,应该属于保密的,但是,代表着楚国旧贵族集团利益的上官大夫却想先睹为快,想先看一看这些法令里面有对他们不利的,他就要屈原交出来,屈原不给他。屈原不给他,那么上官大夫就到楚王那儿去进谗言,说大王,你信任屈原,让他起草宪令,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屈原每颁布一个宪令,每起草一个宪令都说,非我莫能为也,都是我的功劳,楚国除了屈原我之外,谁能够领导改革?就把大王不放在眼里。于是楚怀王非常生气,盛怒,于是疏远了屈平,屈原被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