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师大版九上《留学巴黎》word教案

2012北师大版九上《留学巴黎》word教案

ID:8568347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1

2012北师大版九上《留学巴黎》word教案_第1页
2012北师大版九上《留学巴黎》word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2北师大版九上《留学巴黎》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留学巴黎(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留学巴黎》主要记叙了冼星海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冼星海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学习,克服生活的困苦和精神上的屈辱,最终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说明了人生的苦难往往孕育着成功的道理。【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2.理解作者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了解艺术创作与人生苦难、社会苦难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精彩语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记叙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身陷贫贱却不移大志的决心。3留学巴黎(第1课时)【教学建议

2、】1.激情导入。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录音带(片段),激情介绍:同学们,每当《黄河大合唱》奏响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汹涌澎湃,激动异常,仿佛从乐曲中看见了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冒着纷飞的炮火,勇往直前。这首歌的作曲,就是本文的作者冼星海。2.作者简介。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3.检测预习字词。可用多媒体投影。4.整体感知课文。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即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文章的主旨,领会人物的精神。要求学生总结本课的记叙

3、和抒情有什么样的特色。主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本课以记叙为主,较少描写和抒情的特点。5.叙述段落的分析。重点分析第三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两段相比较,同样是叙述留学巴黎的事情,总结在叙述特点上的差异。3留学巴黎(第2课时)1.导入示例。上节课,我们和冼星海一起回忆了他在巴黎求学时的艰苦历程。作者没有浓墨重彩于他所受的磨难,但是一旦回忆到他引以自豪的艺术创作的时候,作者就不再惜墨如金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关于冼星海创作《风》的情节。2.关于《风》的创作过程的分析。(1)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对创作《风》的

4、描写,和前文的平白直叙的区别。(详细的描写,感人的抒情。)(2)进而让学生总结这样的描写和抒情的好处。(描写逼真,抒情感人;描写和抒情相结合,使得对《风》的描写成为全文的高潮部分。3.讨论“愤怒出诗人”。引导学生结合冼星海创作《风》的经历,思考他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么杰出的作品,与他当时身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讨论“愤怒出诗人”,其实是引导学生将课文前面对冼星海艰苦生活的叙述与现在的音乐创作联系起来思考,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4.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学成之后,义无反顾地回国了。面对巴黎那么多帮助过他的人的挽留,他不

5、留下来的原因。(这个问题就涉及文本的主旨了。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抓不住主要原因,必须给以引导。可回顾七年级上册有关课文,结合其他资料谈体会。)5.如何评价冼星海。该环节通过学生自由谈论,来反馈出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谈论时教师应注意“多元而又有界”,如果学生有失偏颇之处,教师可以当堂指正。(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1.冼星海图片等。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者的伟大形象。2.配乐录音诵读重点段落。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遣词造句的优美,激起学生较快进入情境。3.多媒体教具;《黄河大合唱》录音带

6、(片段)。课件使用目的: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4.课堂需要合作讨论的问题。课件使用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三)教学资料要求1.作者简介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原籍番禺,1905年5月出生于澳门。其父是船工,在冼星海未诞生时已经过世,自幼就与母亲相依为命,靠外祖父生活。1911年,时年六岁,其外祖父逝世,生活无靠,母子俩遂流落到马来亚。14岁那年,随母到新加坡,开始接触音乐,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1926年,到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主修理论与小提琴,同时任该图书馆助理员,以维持

7、生计。1929年他到法国深造,半工半读。1930年2月他到巴黎先后跟奥别多菲尔、加隆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作曲班,随印象派作曲家杜卡学习。1935年回到中国。先后为影片《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壮志凌云》,话剧《日出》《雷雨》《太平天国》配乐。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参加了由洪深领导的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到苏州等地宣传抗日,后离开到延安去。1939年他写出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2.有关的歌曲和电影的片段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