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论文

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论文

ID:8569521

大小:24.6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1

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论文_第1页
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论文_第2页
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论文_第3页
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论文_第4页
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_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重化工业 环境问题 循环经济论文摘要:2l世纪以来,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经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中国重化工业的环境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国重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并从技术、市场、产业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重化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引言自1978年至2000年的22年间,中国的工业产值在cDP中所占比重上升了两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工业产值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幅,2017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11.8%。工业比重由2000年的50.2%上升到

2、2002年的51.8%,2017年上半年跃至57.5%。与此同时,农业比重不断下降,而服务业比重则处于波动徘徊状态。10/10200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跃上新台阶,汽车、房地产等消费热点持续火爆。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巨大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双重拉动下,中国形成了一大批高增长“产业族群”,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贡献度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重工业化特征。一、中国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发展变化趋势1999年,中国的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轻工业一个百分点。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2000年

3、,中国经济出现转折性变化,重工业的增长速度比轻工业高3.5个百分点,2017年又升至4个百分点。同时,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的比重从1997年的53.8%猛升至2017年的64.3%,接近1960年的记录(66.6%)。据《经济日报》报道,2017年1—11月份,石油、汽车、电力、冶金、电子、化工等六大行业实现利润3914亿元,占整个工业利润总额的54%,这六大行业共新增利润1281亿元,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7.3%。利润总额和利润增量的一半以上均由这六大行业创造,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当前中国工业结构中的重化工业特征。不少专家都认为中国的重工业化时代已经到来。

4、二、重工业化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10/1010/10以“三高”(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给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亚太环境记协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目前,中国全国范围内污染排放和资源开发,都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一是环境污染严重。根据2017年的数据,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有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全国近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严重污染的空气环境中;酸雨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3;全国城市垃圾年清运量1.49亿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仅有一半;工业危险

5、物处置率仅为32%;二是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沙化土地面积以每年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森林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天然林不足10%;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出现退化,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许多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生态警戒线(30%~40%),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地下水超采严重,华北平原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漏斗,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引起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危机;2017年沿海赤潮发生次数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3倍;有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物种资源流失严重;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1200亿元经济损失。三是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目前中国的家用电器报废高

6、峰期到来,简易拆解造成严重污染;受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面积达1.5亿亩,占全国耕地的8.3%;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过大,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农产品安全受到影响;大城市机动车增长迅速,面临着光化学烟雾的威胁。2017年1月27日,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发布了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l)。这项环境指数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专家合作完成,并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共同发布。评估结果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全球倒数第14位。在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29位,也是全球倒数第14位。这一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的环境质

7、量已经相当恶化。三、中国重工业发展的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环境的过度破坏,即环境资源的滥用,其经济学实质在于:使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往往是高度外部化的,即滥用环境资源的经济个体(企业)并不付费或少付费,因此,环境资源对于经济个体是可以免费或者低价格获得的。这样,价格机制的失效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10/10理论上说,如果有一种制度安排能够将环境成本完全内部化,即任何经济个体必须支付完全的环境成本,环境破坏的所有代价都完全由破坏者自己承担,则环境破坏现象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