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教版九上《陈毅市长》word教学反思

2012浙教版九上《陈毅市长》word教学反思

ID:8571433

大小:13.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1

2012浙教版九上《陈毅市长》word教学反思_第1页
2012浙教版九上《陈毅市长》word教学反思_第2页
2012浙教版九上《陈毅市长》word教学反思_第3页
2012浙教版九上《陈毅市长》word教学反思_第4页
2012浙教版九上《陈毅市长》word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浙教版九上《陈毅市长》word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毅市长》教学反思文/坐窗听雨今天第四节课,我和93班的学生一起走近陈毅,学习了沙叶新的话剧《陈毅市长》。本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学样式——话剧,所以希望通过“读—看—演—写”等几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能使学生对话剧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本课属于第一课时,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为:初步把握本课剧情的矛盾冲突;学会通过人物对话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认为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整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堂课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读,如齐读、听读、分角

2、色朗读、品读、表演。我认为,要想学透学懂一篇文章,那文章非得读熟读透不可。这些环节的设置,从时量上保证了学生自己学习、自已揣摩、自已领悟。文章读透了,关于本课的矛盾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也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参与到了课堂中来,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共同解决我预先设置的一个个问题。但在热闹的课堂背后,也有些败笔,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一、     漠视了后进生的表现一堂课下来,我惊诧的发现,虽然每个问题都有同学举手,每个活动都有同学主动参与,但参与的面不广,差不多集中在班上的前10名。还有五十名左右的学生我没有

3、听到他们的声音。语文课堂面对的不仅仅是这群优秀生,大部分学生还处在冷淡的边缘。如何调动后进生参与的积极性?我想,唯有在设计问题分层设立,专门为后进生设计难度较小的题,让他们也敢参与,也能参与,尝到表现自己、展现自我的成功感。二、     陈毅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够深入由于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是把陈毅和齐仰之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平均用时,导致本剧着力表现的陈毅市长的形象分析不够深入。其实,齐仰之在本剧只是配角,他的固执、清高、不讲情面都是为了衬托陈毅市长的。而话剧的人物形象分析,还得通过个性化的语言的品读来实现

4、。本课中陈毅个性化的语言有多处,如“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这句话鲜明的表现了陈毅坚毅的性格和倔强的个性;又如:“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该句言外之意即是齐先生能跟我们合作,主要是因为齐先生是颗爱国之心,我只是起了一点促进作用。表现了陈毅的幽默、睿智的特点。这一类型的语言描写还有多处,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这些句子,只有让学生入情入境,方能有所感悟。三、     时间安排上不够科学“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学习本话剧,我希望能通过品读个性化的语言

5、,指导学生的语言描写,这也是学生写作中的一个弱项。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导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情节非常简单,即齐仰之接电话,但花在这一段上的时间却有十分钟。而后面的由读到写,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环节由于时间不够只好一晃而过,架空了写的时间和方式。此外,由于习惯了平时随意式的教学,导致我的语言不够简炼,对学生回答的评定也不够客观。这些都期待自己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慢慢改正吧。说课稿--刘成邦(桴焉中学)尊敬的领导,各位同行专家:大家好!   下面我开始说课(说明

6、:本课在学生预习字音词义、了解作者的基础上进行),敬请专家们批评指正。一、说教材:1、本课选自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题目说《吴汉何尝杀妻》,是当代历史学家、杂文家邓拓先生写的一篇驳论文。   本单元所选四篇议论性文章,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课程标准》中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邓拓先生选择戏剧《斩经堂》为突破口,以丰富的史料,无情地批驳“吴汉杀妻”的说法,有力地论证了“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

7、”的观点,从而指出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态度:不可胡编乱造。进而表明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这是对学生教育以及语文熏陶极好的教材内容。   学生对“何尝”的理解,限于感性认识,不能升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只充当导演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朗读中质疑教学,体现“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所包含的感情,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应该辨明真伪虚实,分辨是非曲直,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驳论文的写作特点和本文的写作方法。(

8、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树立不迷信盲从的独立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3、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是“度”的问题,作者在第九段已经阐明。(2)、学会利用史料组织自己的论据,使之更有说服力。4、教学难点:(1)、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从哪里发现问题。因为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2)、培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