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版九上《给巴特勒的信》word教案

2012语文版九上《给巴特勒的信》word教案

ID:8573380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1

2012语文版九上《给巴特勒的信》word教案_第1页
2012语文版九上《给巴特勒的信》word教案_第2页
2012语文版九上《给巴特勒的信》word教案_第3页
2012语文版九上《给巴特勒的信》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语文版九上《给巴特勒的信》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上)语文讲学稿课题:16《给巴特勒的信》课型:新授时间:2011年11月执笔:倪妮审核:林先发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对其焚烧浩劫的丑恶行径的写作手法。2、品读文章语言,体会文中所流露的爱憎分明的感情。3、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近代屈辱的历史见证,从而唤醒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学习重点: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分析文中以“美”衬“丑”的写作手法。学习难点:体会文中所流露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学法指导:首先请浏览课文,结合“预习导学”,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突破好字词,整体把握课文;然后

2、精读第三部分,结合“思考与练习三”,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最后结合练习,突破信中作者所流露的态度和感情。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早期诗作《短歌集》将中世纪理想化,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后受进步思想启发,逐步摆脱保皇党观点。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接着写出《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离开法国。先后发表反对路易·波拿巴的

3、作品《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1861~1869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0年回国。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其他作品有诗作《历史传说集》,歌颂历史上人民反对罪恶统治者的斗争。还写有政论和演说稿等。 2、写作背景 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

4、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1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专权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 1860年10月18日,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

5、留恨迹”。 3、字音字形:◎语音:给加黑字注意 珐琅  洗劫脂粉:               惊骇绸缎          瞥见 箱箧                琉璃赃物                给予晨曦             行窃◎字形:给形似字组词 劫:    瞥:      珐:动:       弊:      法:    却:        憋:      怯: 缀:        赃:      箧:辍:       脏:     筐:4、常识        圆明园 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

6、151年。该园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三园总面积5200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园子周长10公里多,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三园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内有100多个风景点,无数的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尽在山环水抱之中。除具有独创形式的庭园建筑外,长春园中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并利用长廊、墙垣、桥梁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                     

7、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会同响应。四国的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于是,他们决心抓住一个机会作为借口,挑起战争。英、法两国以1856年亚罗号划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历时四年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

8、败无能,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北京洗劫和烧毁了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