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大气压强》word教案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大气压强》word教案

ID:8573776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1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大气压强》word教案_第1页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大气压强》word教案_第2页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大气压强》word教案_第3页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大气压强》word教案_第4页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大气压强》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北京课改版八上《大气压强》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大气压强(教材分析)范云峰本节教材可分为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与变化两部分。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真正认识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压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它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大气压,但学生对大气压的存在却并不清楚。因此,这节课首先要让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教科书用图14.3-1中的甲、乙两个现象和丙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在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后课文提出: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教科书通过图14.3-2的实验使学生对大气压的大小有一个感性认识,再利用录像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

2、,并解释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在这里还要让学生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学生充分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基础上,课文介绍大气压的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在介绍气压计时,教材把重点放在常用的金属盒气压计上。   最后让学生观察图14.3-6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抽水示意图,通过“想想议议”来弄明白它们的工作原理。   另外,这节课的习题也非常有生活气息,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大气的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

3、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5)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难点是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分析对比,指导应用。教(学)具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可口可乐瓶1个,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壳鸡蛋一个,注射器,钩码,约1米长的

4、玻璃管,水槽水银,皮碗,米尺,烧瓶,两用气筒等。学生用:玻璃管、吸管、塑料杯、针筒、玻璃板、牛奶、吸盘挂钩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一)实验引入实验置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将红墨水注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你是否能让里面的水不流出来?学生动手操作,发现:(1)用手堵住上面的管口,水不倒流下来。(2)用手堵住任一管口,玻璃管横放,水不倒流下来。2.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它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在各个方向上产生压强)(二)探究实验1.分组进行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动手设计、操作,进行实验探究。各组发放不同的实验器材:玻璃管、吸管、塑料杯、针筒、玻璃板、牛奶、吸盘挂钩等

5、。2.学生上台实验展示:(1)塑料杯装水,盖上纸板,倒过来,纸板不会掉下来。(2)用吸管吸牛奶,吸完后牛奶包装盒变瘪。(3)吸盘挂钩能吸附在玻璃板上。(4)针筒能吸进水,并且吸进水后水不倒流出来。(5)用嘴贴着塑料杯吸气,塑料杯能吸附着不掉下来。(6)两个吸盘挂钩相互挤压后再拉开很费力。3.让学生自主提出有关大气压强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阅读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用两个皮碗作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生照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讨论如何操作,拉开皮碗的

6、力更大。2、师生讨论: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实验效果(表现为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抽出和挤出的空气的多少。思考:在大气中,拉开被抽出空气或被挤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或皮碗为什么必须用力,感受什么情况下用力较大,让学生逐步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3、实验验证:  再看覆杯实验: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纸片。而当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圈时硬纸片未掉下来,说明处处都存在大气压强,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演示:广口瓶吃鸡蛋实验,将点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装有细砂的广口瓶中,迅速将剥壳的熟鸡蛋塞住瓶

7、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慢慢被吸入瓶内。讨论: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4、小结: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引导过渡: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二)大气压强的大小:  1、覆杯实验的启示,我们将盛满水的可口可乐瓶去盖倒插在水槽中,发现瓶中的水仍不下落,把水改变成水银,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