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滹沱河和我》word教案

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滹沱河和我》word教案

ID:8574195

大小:1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1

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滹沱河和我》word教案_第1页
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滹沱河和我》word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七上《滹沱河和我》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学目标:  1、在朗读、圈划、交流中的基础上,品味、积累关键字、词、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滹沱河性格和“我”性格成长的关系。  2、领会作者对自然伟力的崇敬和热爱家乡的诚挚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段话。  二、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对自然伟力的崇敬和热爱家乡的诚挚感情。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以前学过《黄河颂》,那么,现在可以回答《黄河颂》颂的是黄河的什么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浩荡汹涌,滚滚而来,是力量的象征,依着这条河流,我们才得以繁衍生息,绵延不绝,它在精神

2、上给我们以支撑,是我们伟大而坚强的母亲河,所以我们要歌颂它。  那今天呢,我们要来看的是滹沱河,作者牛汉,著名诗人,从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诗集《温泉》获全国优秀诗集奖。    2、散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散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完成字词的积累。  2)学生在散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最能体现滹沱河和我之间关系的一句话:“我”真是个小滹沱河。    3、研读课文,把握内容。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通过圈划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理清文章情节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出突破口问题:文章的标题为“滹沱河和我”,那么我和滹沱河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大家为什么要把我和滹沱河联系在一起? 

3、 1)找一找,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滹沱河的语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滹沱河到底是条怎样的河?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文中的“我”共有三次见到滹沱河。第一次“我”只见到灰灰的,毫无生气的沙石河床;第二次“我”领略到了滹沱河惊天动地、呼啸磅礴的气势;第三次滹沱河洪水退去,我又见到袒露无疑的沙石。    文中有三次写到作者亲眼见到的滹沱河,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前后两次略写,中间一次详写。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次详写的滹沱河,请学生们圈划出最能体现滹沱河磅礴气势的语句、片段,大家一起朗读,体会大自然伟大的力量(除了直接描写,还有通过描写动物、人们反应进行的侧面烘托。)  2)、“我”的脾气性

4、格怎样?(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圈划出能够体现我的脾气性格的语句)和滹沱河有何相似之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是个任性、倔强、不愿受拘束、不服管教的男孩子,这和滹沱河发大水时的无法预料、难以驾驭、惊天动地何曾相似!    3)“我”对滹沱河的情感有那些变化?  朗读4~5节、7~8节、16、18节,感受“我”对滹沱河由失望、悲伤——害怕――敬畏——崇敬――热爱的情感变化。    4、感悟延伸,把握主旨。  在你看来,作者用心写下这篇《滹沱河和我》是为了抒发怎样的情感?仅仅是多年来始终难忘故乡那与“我”脾性相似的滹沱河吗?这给你怎样的启迪?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来理解、解答

5、。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文章既抒发了作者对滹沱河的敬畏和赞美,又流露了作者把滹沱河作为故乡的象征来怀念和热爱的情感。  2)联系导入的《黄河颂》,指出滹沱河就是作者的母亲河,它伟大而坚强,作为力量的象征给作者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帮助他坚韧不拔地面对人生中的一个个挫折,不折不挠,勇往直前。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学习作者细致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段话。(200字)  3、写一段话说明题目“滹沱河和我”的含义。(2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