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民版选修2《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word学案

2013人民版选修2《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word学案

ID:8575991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1

2013人民版选修2《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word学案_第1页
2013人民版选修2《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word学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3人民版选修2《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流程课题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一)主备人  王玉丹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个性化内容学习目标:掌握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的背景、知道黄宗羲、顾炎武、康有为、谭嗣同等民主思想的主张及其特点。自主学习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1.思考:黄宗羲、顾炎武2位思想家有哪些共同的生活背景?2.2位思想家各自的思想主张是什么?(1)黄宗羲①批判;提出“”②限制,主张——“”提出“”思想;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建立“天下之法”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顾炎武①强烈地批判,批判“”的天下观②提

2、出“”与“”的区别③即所谓“”两者共同影响:促进了政治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换,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分析明清之际引起一些仁人志士对君主专制进行深刻反思的原因?二、萌芽:民权思想的启蒙(资产阶级维新派)1.民权思想启蒙的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2.代表人物:、、、。3.思想主张及其特点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评价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习题巩固1.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理论依据是①《新学伪经考》②《日本变政考》③《俄彼得变政记》④《孔子改制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主要包括①“中体西用”②依靠清王朝进行改革③建立君主立宪④

3、实现民权⑤实行共和制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教学流程课题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二)主备人   王玉丹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个性化内容学习目标:复习回顾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内容、重点掌握孙中山民权思想形成完善过程、内容、目的、三者的关系。自主学习一、成熟:孙中山的民权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1.背景:2.民权思想:①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内容:复习回顾必修三完成下列表格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影响:进步性: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国共合作,推动了以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局限性:新

4、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的范畴。自主归纳三民主义形成完善的过程、民权思想的内容、主要目的形成完善——从建立到建立 主要内容——推翻,建立 主要目的——建立;反对;争取三民主义之间关系——、完整体系、②、五权分立原则: 、、、、对西方民主政治加以改造借鉴。③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发展:新三民主义3.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特点:思想更,手段更;结合,参照不足,思想有创新。合作探究:康、梁、孙观点的异同课堂小结:自主归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习题巩固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A.美国B.英国C.俄国D.德国2.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比较完整

5、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其()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民族革命要求C.表达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D.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正确途径3.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思想的是()A.驱除鞋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