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轴类零件车削毕业设计正文(完结版)

数控轴类零件车削毕业设计正文(完结版)

ID:857645

大小:227.0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09-21

数控轴类零件车削毕业设计正文(完结版)_第1页
数控轴类零件车削毕业设计正文(完结版)_第2页
数控轴类零件车削毕业设计正文(完结版)_第3页
数控轴类零件车削毕业设计正文(完结版)_第4页
数控轴类零件车削毕业设计正文(完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控轴类零件车削毕业设计正文(完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1概述11.1国内外数控发展概况11.1.1数控机床的产生11.1.2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22工艺方案分析32.1零件图32.2零件图分析42.3加工方案52.4确定加工工艺路线52.5制定加工工艺卡片62.6数值处理63工件的装夹63.1定位基准的选择63.2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73.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73.4装夹方式的选择73.5数控车床常用装夹方式73.6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74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84.1数控机床对刀具的要求84.2数控刀具材料的选择84.3切削用量的选择84.3.1主轴转速的确定94.3.2进给速度的确定94.3.

2、3背吃刀量确定95零件的程序10【参考文献】10致谢20轴套类零件车削及加工工艺宋星星【摘要】数控加工是机械行业一门新的专业,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的技术。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同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数控装置和数控机械要求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本篇设计是对轴、套类零件的工艺设计,其中包括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顺序的安排,毛坯的选择,刀

3、具的类型及选用,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加工中数值计算等。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切削用量的选择正确,加工顺序的安排等,有关工步工序的计算相对较复杂。本设计从数控加工前应做的准备开始到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刀具及其选择、工件装夹方式与数控加工夹具的选择、程序编制等内容以及数控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一的说明。【关键词】:数控机床工艺设计程序编制1概述1.1国内外数控发展概况1.1.1数控机床的产生社会需求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有力的因素。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飞行器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零件大多形状非常复杂,材料多为

4、难加工的合金。用传统的机床和工艺方法进行加工,不能保证精度,也很难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零件复杂形状表面的加工问题,1952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半个世纪以来,数控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数控机床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个时代:1)数控(NC)阶段(1952年~1970年)早期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低,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只好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这就是硬件连接数控,简称数控(NC)。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经历了三代,即1

5、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数控机床,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数控机床,1965年的第三代——集成电路数控机。2)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已出现并投入成批生产,人们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计算机数控阶段。这个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机数控机床,1974年的第五代——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1990年的第六代——基于PC的数控机床。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每5年更新换代一次,其在制造领域的加工优势逐

6、渐体现出来。1.1.2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数控机床的出现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当前世界上数控机床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高速度、高精度化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数控机床,高速度化首先是要求计算机数控系统在读入加工指令数据后,能高速度处理并计算出伺服电机的位移量,并要求伺服电机高速度

7、地做出反应。此外,要实现生产系统的高速度化,还必须谋求主轴转速、进给率、刀具交换、托盘交换等各种关键部件也要实现高速度化。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是通过减少数控系统的误差和采用补偿技术来达到。在减少数控系统误差方面,一般采取三种方法:①提高数控系统的分辨率、以微小程序段实现连续进给;②提高位置检测精度;③位置伺服系统采用前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在采用补偿技术方面,除采用间隙补偿、丝杠螺距补偿和刀具补偿等技术外,还采用了热变形补偿技术。 (2)多功能化一机多能的数控机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了提高效率,新型数控机床在控制系统和

8、机床结构上也有所改革。例如,采取多系统混合控制方式,用不同的切削方式(车、钻、铣、攻螺纹等)同时加工零件的不同部位等。目前,国产数控系统控制轴数多达16轴,同时联动的轴数已达到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