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word教学设计

2012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word教学设计

ID:8580718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2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2012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2012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2012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苏教版必修一《今生今世的证据》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今生今世的证据》作者:方晴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反复阅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观点   2、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1、给加点字注音。2、自渎课文回答问题A:文章的题目是“今生今世的证据”,那么证据有哪些?B:为什么要留证据?(用原文的句子回答)C: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明了什么?D“没有了这些证据会这样? 教学过程:一:导入假如今天我们全班同学跟你回你老家玩,你会怎么给我们介绍你的老家?你将怎样

2、来证明你确确实实在这里生活过呢?首先申明,光说我们可不信哦。     生介绍师:看来要使我们相信那时他生活过的家的话,需要找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物质证据,也就是今生今世的证据。 二:作者介绍现在老师出示给大家能证明作者刘亮程这个人存在的证据,大家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 刘亮程,1962年生于新疆沙湾县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种过地,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

3、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现在新疆文联工作。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散文集有《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 三:学习文本,检查自读情况对于这篇文章,老师已经给了大家预习提示。现在来检测大家自读课文的成果如何。(多媒体展示课前预习题)1、证据上什么?(估计学生很容易注意到第2段最后一句话——“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

4、的证据啊。”,找出本段的相关内容)其实关于证据,其他段落中也有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找,如第1段:院墙、树、圈棚和炉灶(曾经拥有的事物)第4段:视觉形象:看见过大地深处的大风       听觉形象: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       亲身经历:沿着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第6段:旧房子、路、人、牲畜、风第8段:大红公鸡、黑狗,一缕夕阳 综上所述,所谓的“证据”,就是家乡的一草一木。 2、为什么要留证据?(用原文的句子回答)第3节——“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师进一步追问: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人如同任何

5、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明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前面的理解之中可以知道,它可以证明你个体生命存在过的痕迹,那么现在我们进一步思考: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证明了什么?在哪一段表明的?——第6段。“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那

6、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所谓“精神的流浪”是现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本文的“证据”、“村庄”、“家园”实际上都包含多层的意思,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精神的。   关于“证据证明了什么”这个问题,谁来总结一下?   ——作者用那么多的证据来证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命的痕迹,一是丰富的精神生活。   4、当证据消失了的时候,结果怎样?   ——第9段:“踏踏实实地踏上虚无之途”。   师:如何理解这句话?   ——家园指留存的旧物,也指附着其上的记忆和情感。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物质的故乡,特别是失去了精神的故乡,

7、那他将永远失去精神的根基和慰藉。所以,故乡是恒久的烙印,是精神家园,是精神的归宿地,是根! 四、课堂评点刚才我们整体分析了文章,下面我们来评点这篇文章,也可以质疑。评点是做读书笔记的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读书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大家最好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关于评点应该注意的问题,课本70页“文本研习”只是很抽象地说了“大处着眼,小处落

8、笔”,老师在这里将其稍作细化,同学们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 评点方法与过程A、画出评点的原文;B、从语言、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进行评点。 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对文章进行评点,待会我们小组间交流。(小组交流附后) 五、课堂小结《今生今世的证据》越过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