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教案

2013人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教案

ID:8582741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2

2013人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教案_第1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教案_第2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教案_第3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教案_第4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选修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地理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预习课文,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二、完成课后习题二、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资料,让学生从正、

2、反两方面探究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利用资料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辩证的看待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旨在学习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经常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形成机制、发生原理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从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目的是更有效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

3、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作用及其原因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思考探究法1、人类活动是通过哪些方面影响灾情的?2、人类活动如何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热点:地面塌陷百度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

4、w/S3B804quSdE/学习本节课将使你了解益阳地面塌陷与人类活动有什么样的关系(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生态建设: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例如,修建水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减轻旱涝灾害的发生;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合作探究】图l、28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的变化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枯水期,起到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汛期发生灾害、枯水期发生灾害的可能和强度。【点拨】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水量,起到调节径

5、流年内分配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能和强度。2、生态破坏: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例如,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造成水上流失和风蚀沙化,就会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等。百度新闻奇特的红树林http://www.shidi.org/sf_92FC101F444946EAA4FD9EE085C5CB45_151_fjsd.html学生思考:红树林的破坏带来的灾害有哪

6、些?总结:加重台风、风暴潮结论:人类可以通过影响孕灾环境影响灾情的大小【合作探究】阅读灾害的前兆与预报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认识到:虽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理论上是可以认知和预测的。准确认识灾害的前兆,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可以大大减轻灾害程度。结论:人类活动很难改变致灾因子的风险程度,但是人类可以增加对致灾因子风险的认识,进行一定的预测,也是有利于防灾减灾的。(要求学生总结)(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

7、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合作探究】案例1学生分析此次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点拨】提高自身的灾前防范意识、掌握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能够减小自身的易损程度,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中的人员伤亡,这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减灾手段。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灾害中的易损性不同,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方式有可能改变灾情。【合作探究】图1、29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该流域从1980年到2000年间,大面积的耕地、林地、灌草地转变为城镇用地,而且城镇用地建筑密度加大。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对应区域的洪水流量,而林

8、地保留较好的西部地区洪水流量则。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洪水流量大小的区别,即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用地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