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菩萨蛮》word导学案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菩萨蛮》word导学案

ID:8584477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2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菩萨蛮》word导学案_第1页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菩萨蛮》word导学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菩萨蛮》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2016高二年级语文学案总第(23)期班级组学号姓名格言: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命题人:钟海舫校对人:陈春芳课题:《菩萨蛮》《忆江南》时间:11.8【导学】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生平及其诗歌特点;整体感悟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及背景介绍: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著有《浣花集》。(结合课下注释)背景介绍

2、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年)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长达十年之久。《菩萨蛮》是韦庄避乱在南方写的一组词(一说是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菩萨蛮》共五首,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忆江南》相关知识: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导思】品读《菩萨蛮》,思考:词中说“人人尽说江南好”,请问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江南美景的?分别用了什么方

3、式,有何作用?(6分)江南好方面方式作用【导练】1、有人说《菩萨蛮》最后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是从侧面反映江南美,也有人说这两句是写词人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结合全词进行分析。(6分)2、读白居易三首《忆江南》,完成填空。(5分)白居易这三首词表现了极丰富和极深厚的情感,真可谓是词短情长。内容上,第一首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分别写对和的忆念、向往。结构上,这组词的写法几乎完全一致:即头两句,中间两句为对胜景、胜事的描绘,末尾以作结。它很明显受到民歌的影响,既具有的美,又富有清新活泼的情调。3、请简要分析韦庄《菩萨蛮》与白居易三首《忆江南》在

4、意境上有什么异同。(6分)1(1)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更合理。本诗真切表达了作者赞美、留恋江南风物的意思。“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风物何其秀丽与惬意;“垆边人似雪,皓腕凝霜雪”,那可人的曼妙女子肌肤雪白,似乎慑人魂魄。作者是不是感喟,还是终了这锦绣江南得了,所以此句是从侧面反映江南美。(2)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合理。从字面上理解作者的意思是人未老时(落叶归根),不要回到故乡,那里或许已经不是当年的美景。看到了不是徒增悲伤吗?当时作者的家乡,战事连连,已经不复江南水乡的温柔模样,他正是思念着家乡,想回去,却又想到此时的家乡已经满目疮痍,又不忍回去。2白居易这三首词表现了极丰富和极深

5、厚的情感,真可谓是词短情长。从内容方面说,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从结构方面说,这组词的写法几乎完全一致:即头两句为点题,中间两句为对胜景、胜事的描绘,末尾以呼应开头作结。它很明显受到民歌的影响,既具有回环复沓的美,又富有清新活泼的情调。3韦庄的《菩萨蛮》显然顺承了白居易的《忆江南》。两人的词都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了江南风光秀丽的图画,并融进了深深热爱、依恋江南的感情。不同的是,韦庄的词在表现依恋江南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情。白居易的词是用清丽淡雅的语言勾勒江南山水,而韦词则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纳入其中,“垆边人似月,

6、皓腕凝霜雪”,更有了一种冶艳的意味。可以说,白词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江南山水图”,而韦词则是一幅“江南仕女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