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版七上《夜雨寄北》word教案

2012语文版七上《夜雨寄北》word教案

ID:8585002

大小:2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2012语文版七上《夜雨寄北》word教案_第1页
2012语文版七上《夜雨寄北》word教案_第2页
2012语文版七上《夜雨寄北》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2语文版七上《夜雨寄北》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夜雨寄北》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夜雨寄北》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本单元以“旅游”为主题,分别介绍了《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少年旅行队》、《古罗马斗兽场》以及《夜雨寄北》和《枫桥夜泊》这两首古诗。《夜雨寄北》在紧扣单元主题的同时,更加侧重抒发诗人——李商隐内心的情感。这首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君问归期未有期”,开首点题,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

2、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二、学情分析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诵读过很多优秀诗文,能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并且,对诗文的学习有了恰当的方法和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五年级的诗文学习中,学生要多阅读诗歌,能够大体把握诗意,能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五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已接近成熟,阅历和视野远远高于一、二学段的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多于形象思维。基于丰富的阅历,五年级的孩子能够很好的想象诗句所描述的意境

3、,进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对诗文的朗诵也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把诗歌的韵律美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出来。能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人的心境,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学生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三、教学目标制定与陈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参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大致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2、扣词想象,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3、有感情的朗读诗文,熟读成诵,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热爱诗歌。四、教学策略选择

4、与设计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读中感悟;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和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让课堂达到最佳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策略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会在关键时刻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ppt,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我选择了配音——《夜雨声》和钢琴曲——《kisstherain》以及背景音乐——《相思》,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诗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去,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教学流程整个教学过

5、程我将用1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教学环节如下:(一)创设情境、诗意导入欣赏背景音乐——《相思》,引入情境,引出课题。[设计意图: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诗意情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氛围铺垫。](二)读诗题,体会诗意1、指名读诗题,注意停顿,再齐读。2、看注释,思考,讲通题意。3、补充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个雨夜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当时李商隐在巴蜀的一个州府(今四川治县)做幕僚,妻子却远在北方的长安居住,两地分居,长期不能相聚。[设计意图:读诗题这一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般诗题都包含着诗的意境,理解了诗题,才能走进诗的意境,进而才能更加准确的体会诗文的意义和诗

6、人所要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情感上首先与诗人产生共鸣,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感知诗意做好情感准备。](三)通读诗文,感知诗意1、教师示范朗读2、学生模仿,读通顺、读出节奏3、指名读、齐读4、学生看注释,理解诗意5、质疑讨论,疏通大意6、再读诗文,体会情感[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的教师示范朗读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读中品味诗意,在读中体会情感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在读中感受诗文的意义,符合语文教学要符合整体感知的要求。这一环节也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征,让课堂显现出更浓的语文味。](四)想象画面,品出诗味1、感受诗境,体会诗意2、讲述感受3、跟随钢琴曲——《

7、kisstherain》,再读诗[设计意图:想象画面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在想象中品出诗味,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个提升,进一步让学生与诗人在情感上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五)抓住细节,体悟诗情1、扣问:(1)谁在问谁?妻子在哪里问?(2)情景再现,预设导悟(3)体会是人的情感2、品读,想象团聚的情景3、配乐诗朗诵[设计意图:音乐可以渲染氛围,对诗文的学习有情绪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恰当的时间用上合适的音乐,将会对教学效率有一个很大的的提升。同时,在配乐诗朗诵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更加强烈的感受到诗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