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教案

2013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教案

ID:8586868

大小:9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2013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教案_第1页
2013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教案_第2页
2013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湘教版必修一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2.能够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3.能举例说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以土壤的形成为例,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存

2、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板书)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8活动题。参考答案: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陆地表层主要有森林自然带景观、草原自然带景观、荒漠自然带景观等。森林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草原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2.略。3.各自然带内部存在着差异。如教材图3-8中热带草原带内,河谷地

3、带和地势较高的高原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河谷地带水源充足,草类茂盛,是多种动物良好的栖息地。【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组织学生看课本P79“阅读材料”,亲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板书)1、地域分异及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每件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2.地域分异规律的具体表现【看书归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

4、的差异。成因: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79活动题,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参考答案:1.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因为各地景观大体上沿纬线沿伸、随纬度变化。2.影响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看书归纳】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成因: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80活动题,分析干湿度地带

5、分异规律,并比较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差异。参考答案1. 2.自然景观由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3.自然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降低【看书归纳】垂直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成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增加,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81活动题,分析垂直分异规律。参考答案:1.在一定高度的山区

6、,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引起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2.(1)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2)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3)珠穆朗玛峰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看书归纳】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成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举例分析】集体完

7、成课本P82活动题,分析地方性分异规律。参考答案:从图3-11可以看出,在较小尺度地域内,由于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地方性分异现象。三、主要陆地自然带(板书)陆地自然带在整个地球表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是陆地自然带中的生产者,而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的种类与构成。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 分布植被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出的种类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450㎜)森林热带雨林带

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