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欣赏《秋》word教案2

2016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欣赏《秋》word教案2

ID:8588304

大小:1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2

2016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欣赏《秋》word教案2_第1页
2016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欣赏《秋》word教案2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6秋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欣赏《秋》word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秋》,感受、了解音乐作品,感受、了解音乐如何描绘秋景及表现与之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2.结合教学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比较、总结音乐与文学、美术等姊妹艺术在表现“秋天”同一题材时艺术特点上的相同与不同。重点与难点1.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表现特点。教学过程一、歌曲简介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每首均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乐章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呼一应,饶有情趣。每个乐章前附有

2、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合奏组所奏出的粗犷的舞曲(3334333

3、3334334

4、3234320

5、)与独奏小提琴活跃快速的旋律、颤音交替出现。第二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乐队奏出附点音符为特征的曲调(1。5111。5111。543222)表现猎人狩猎的情景。二、欣赏音乐1、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2、引导学生说出描绘秋景、对秋天的

6、感受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活动的主题词。如“金色”“收获”“红叶”“谷穗”“登高”“旷远”“赏荷”“狩猎”“载歌载舞”“凋零”“萧瑟”等。3、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秋》。出示三个乐章的主题片段谱例并播放乐曲,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跑、死亡等)。4、请同学思考并举出其他描绘大自然和生活场景的音乐作品的例子,调动学生个人的音乐经验,引发其对于音乐具有描绘性功能的认识和兴趣。三、配乐诗朗诵《秋》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秋的偶语》

7、,引导学生默读散文《秋》体会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意境。2、以提问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二者在表现秋天主题时的共性与特点。如艺术范畴:听觉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区别。艺术形式:钢琴与乐队;散文。表现特征:[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抒情散文具有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为主的特点,要求作者把浓郁的思想感情融入生动画面中,创造出深邃优美的意境,常采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手法,运用比喻、象征等技巧,在含蓄蕴籍中启发读者,引人深思,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音乐]以有组织的声音表现事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通常认为,音乐的基本组

8、织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由此奠定了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3、播放背景音乐《秋的偶语》,组织集体表演配乐诗朗诵。4、请有表演基础的学生表演配乐诗朗诵,并组织其他同学观赏中国画《深秋》四、下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