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鄂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黄河颂》word教案

2016秋鄂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黄河颂》word教案

ID:8588555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2

2016秋鄂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黄河颂》word教案_第1页
2016秋鄂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黄河颂》word教案_第2页
2016秋鄂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黄河颂》word教案_第3页
2016秋鄂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黄河颂》word教案_第4页
2016秋鄂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黄河颂》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秋鄂教版语文八上第13课《黄河颂》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一、单元要点:本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6、《黄河颂》是一首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形象,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7、《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从热爱祖国语言方面来反映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黄河颂”,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9、《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散

2、文,它以倾诉的形式抒发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10、《木兰诗》是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二、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2、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3、加强语感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三、教学重难点:1.体会课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2

3、.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四、教学设想:1.教学过程应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内涵,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接受健康的情感教育。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感受;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抒发感情的方法。3.重视语言的积累、品味和应用,旨在一课一得。4.组织好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搜集好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五、注意事项:在第二单元的教学全过程中,师生都要共同关注“黄河文化大巡视”的研究性和拓展性活动。前面五课的学习,应为

4、本项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六、课时安排:(总共13课时)教案序号6课时3课型讲读课题黄河颂主备人郑生云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理清诗歌层次;2.体会诗歌中体现的英雄气魄,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三、教学难点:感悟诗中所描绘的黄河波澜壮阔的气势。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引入:多媒体显示黄河图片及文字材料:(

5、大屏幕显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二、关于作者及《黄河大合唱》:(大屏幕显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

6、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三、时代背景:(大屏幕显示)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

7、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四、字词(大屏幕显示,指名学生试读、解释)1、读准字音山巅哺育浊流狂澜滋长宛转掀起体魄九曲澎湃一泻万丈屏障磅礴2、理解词义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猛烈的气势。宛转:辗转,经过许多地方。哺育:比喻培养。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五、朗读指导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聆听感受,提示:朗读时注意: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节——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的感情。2、学生自由朗读,加深体会、理解3、学生集体朗读(

8、依照大屏幕画面及文字)六、整体感知(自主、探究、合作)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详见大屏幕)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详见大屏幕)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