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word教学设计

2015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word教学设计

ID:8591440

大小:9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2015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2015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2015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透镜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物理课程实施的物理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全面提高未来国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培养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仔细观察都是学问。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过程,观察能力,甚至是生活技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本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全面反映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背景分析单元整体分析:本章主要讲述透镜

2、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上一章中“光的折射”知识的延伸: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对于一束平行入射光而言,光线越远离透镜主轴,出射光偏折程度越大,由此产生了会聚或发散的效果。本课时的分析:本课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兴趣很浓,但是概括能力较弱;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如:照相机镜头,放大镜,投影仪等的成像具有较为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

3、生对光的折射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我校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较为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实验培养学生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教学方式:讲授法、实验法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过程与方法:学生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透镜分类及其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

4、讲小故事:暑假的一天,烈日当空,小明和几个同学到郊外游玩、烧烤。等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人的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镜子、纸等物品。后来他们利用这些物品居然把火生起来了。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取火的呢?学生:猜想问题的答案,思考其中的道理。教学资源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指导策略及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新授1、两种透镜教师:什么是透镜?透镜不同于我们上一章介绍过的各类面镜,它是由透明物质(玻璃或水晶)制成的光学元件。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透镜。教学指导策略及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师: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5、,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种透镜,并说一说这两种透镜有什么特点。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概括出它们的特征。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也有往外凸的,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教学指导策略及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不同事物的本质区别。教师: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现在观察下图,说说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学生:判断两种透镜。教学指导策略及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分辨透镜的能力。2、四个概念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来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

6、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教学指导策略及设计意图:学生听透镜的形成过程,理解主光轴与光心概念。教师: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有什么样的现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者你做的小实验,你可以初步判断透镜对光的作用。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并总结。教学指导策略及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从以前的经验出发或者从观察的实验出发来作出有根据的猜想。教师: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凹透镜对

7、光有发散作用,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有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3、三条特殊光线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尝试:通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从凸透镜的焦点发出的光线,它们经过透镜时射出的光线射向什么方向?学生:进行实验并思考:对着凹透镜另一侧的虚焦点入射的光线经透镜后光线射出的方向。教学指导策略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巳有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