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阁夜》word导学案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阁夜》word导学案

ID:8592930

大小:1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阁夜》word导学案_第1页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阁夜》word导学案_第2页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阁夜》word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阁夜》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阁夜》导学案年级:高二编写:谢一彰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编制时间:2015--12班次: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教学目标]:1、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2、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质疑、探究法[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备注、补充一、导入新课: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二、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年终時感怀的诗,写景、写情,充滿孤寂悲凉的感觉。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

2、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三、朗读指导:(见教材)按课本诵读提示,各小组推荐3-5名同学朗诵,师生共评。四、自主赏析,讨论明确:(见课件)一)、对各联赏析正确的是(A)。请指出错项的问题所在。A、首联中的“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之意,“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B、颔联上句借听觉写出了兵革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

3、山川美景的秀丽,音调转柔,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明确:下句明借视觉写山川壮美,暗用“汉武帝问天星尽摇事,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的典故,写百姓因战争劳顿不堪。上下句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C、颈联上句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下句写“夷歌”“渔樵”,显示了地方风情,也说明少数地区老百姓生活还很安定。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欢喜有人愁。(明确:下句“夷歌”之“夷”言地域偏远,“数处”与“千家”形成对比,战乱

4、频繁,野哭千家,偏远山区里的零星渔民樵夫为了活着,在战乱中仍得辛苦劳作。其歌声虽是夷语,其中想必也是饱含无奈与辛酸。两句仍说的是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D、尾联写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用卧龙先生、公孙述的典故,说明叱咤风云终将掩埋于黄土,而诗人的故交亲朋也都没有音信,孤寂之中发出人生虚无的感叹。(明确:那么,现在你争我夺的各路人物也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上句中隐含着作者对现实的忧愤,对贤者逝去的悲哀。下句写故交亲朋因战乱无音信,更多的是孤寂与苦闷。两句仍是忧国伤时。)二)、思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

5、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明确:“岁暮阴阳催短景”有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天涯霜雪霁寒宵”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之意。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无信的寂寥和无奈。三)、归纳主旨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四)、艺术特点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动”“卧龙跃马”②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千家”对“数处”,点出战乱频繁,哀鸿遍野,人民生活在水

6、深火热之中。③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五、比较阅读《旅夜抒怀》(见教师用书P72)六、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词。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