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浙教版数学九下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word教案

2016春浙教版数学九下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word教案

ID:8595303

大小:6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2

2016春浙教版数学九下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word教案_第1页
2016春浙教版数学九下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word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6春浙教版数学九下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具体操作等数学活动,学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经历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观察、分析、归纳、交流等能力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二、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测量江河的宽度、船舶的定位等,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要应用到三角函数知识。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进行一

2、些特定情况下的计算,但是生活中的问题,仅仅依靠这三个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来解决是不可能的。本节课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让他们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法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然要依靠具体的经验材料和操作活动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另外,计算器的使用可以极大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依据教材中提供的背景材料,辅以计算器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使

3、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操作比较熟悉。同时,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简单计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  1.梯子靠在墙上,如果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60°,梯子的长度为3米,那么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有几米?  学生活动:根据题意,求出数值。  2.在生活中,梯子与地面的夹角总是60°吗?  不是,可以出现各种角度,60°只是一种特殊现象。图1(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如图1,当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到达点B时,它走过了200m。已知缆车

4、的路线与平面的夹角为∠A=16°,那么缆车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哪条线段代表缆车上升的垂直距离?线段BC。利用哪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BC?在Rt△ABC中,BC=ABsin16°,所以BC=200sin16°。你知道sin16°是多少吗?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值。那么,怎样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呢?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要用sincos和tan键。教师活动:(1)展示下表;(2)按表口述,让学生学会求sin16°的值。按键顺序显示结果sin16°sin16=sin16°=0275637355学生活动:按表中所列

5、顺序求出sin16°的值。你能求出cos42°,tan85°和sin72°38′25″的值吗?学生活动:类比求sin16°的方法,通过猜想、讨论、相互学习,利用计算器求相应的三角函数值(操作程序如下表):按键顺序显示结果cos42°cos42=cos42°=0743144825tan85°tan85=tan85°=114300523sin72°38′25″sin72D′M′S38D′M′S25D′M′S=sin72°38′25″→0954450321师:利用科学计算器解决本节一开始的问题。生:BC=200sin16°≈5212(m

6、)。说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操作方法。  (三)想一想  师:在本节一开始的问题中,当缆车继续由点B到达点D时,它又走过了200m,缆车由点B到达点D的行驶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42°,由此你还能计算什么?  学生活动:(1)可以求出第二次上升的垂直距离DE,两次上升的垂直距离之和,两次经过的水平距离,等等。(2)互相补充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函数的认识。  (四)随堂练习  1.一个人由山底爬到山顶,需先爬40°的山坡300m,再爬30°的山坡100m,求山高(结果精确到0.1m)。  2.如图2,∠D

7、AB=56°,∠CAB=50°,AB=20m,求图中避雷针CD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01m)。图2图3  (五)检测如图3,物华大厦离小伟家60m,小伟从自家的窗中眺望大厦,并测得大厦顶部的仰角是45°,而大厦底部的俯角是37°,求大厦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说明: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  (六)小结  学生谈学习本节的感受,如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困难,等等。  (七)作业  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tan32°;(2)c

8、os2453°;(3)sin62°11′;(4)tan39°39′39″。图42如图4,为了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一测量员在河岸边相距180m的P,Q两点分别测定对岸一棵树T的位置,T在P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