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4.3《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4.3《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

ID:8596061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4.3《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_第1页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4.3《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_第2页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4.3《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秋鲁教版物理八上4.3《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和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通过自制水滴放大镜,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应用。3.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4.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准备一、教师演示器材:真实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同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一

2、张,“安培和移动黑板”的故事投影片一套)、放大镜。二、学生制作器材:制作模拟照相机的材料(两个直径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焦距为7.5cm的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胶带纸)、玻璃片、水。教学过程一、复习1.怎样区分虚像和实像?(让学生先回答后再讲述,着重强调成虚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非来自于像点)。2.我们在透镜一节中学习了透镜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会聚作用)。二、新课教学引言:同学们喜不喜欢照相和看电影?喜欢,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

3、的知识。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出示真实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播放画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对照投影讲解: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二)投影仪让学生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简单介绍其构造。演示:从“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投影片中拿出一张让学生看投影片上人物的大小程度,再把投影片

4、放到投影仪上,放置时让投影片上的人脚朝黑板,头向学生,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证实。然后移开反光镜,使光线直接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直到天花板上成清晰的像,让学生观察并回答:1.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问题回答,讲解后,重新装好反光镜,把图案反射到墙壁上,让学生了解反光镜的作用。并把“安培和移动黑板”故事的五张投影片逐一放完,简介安培事迹。补充: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钻研科学的忘我精神,但不能学习在大街上思考问题,被车撞到可就麻烦

5、了(玩笑)。简介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基本成像原理和投影仪是一样的。(三)放大镜让学生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教师讲解: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提问: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水滴放大镜、水瓶放大镜、冰透镜,并让学生做成水滴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四)想想做做让学生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出示做好的模拟照相机,讲解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

6、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让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制作,两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1.和2.比较直观,对于3.可以让学生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五)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1.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树,教师再板书归纳。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

7、像2.课后实践与思考①用自制的模拟相机替同学“拍照”,并探索: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一些,可采取什么措施?③请你利用凸透镜制成一种有用的装置,说明制作方法和用途。③用分离原理将投影仪分离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仪器。④用放大镜以不同的距离看物体,是否都是放大的?⑤根据④中你所看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