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4课《琵琶行》word导学案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4课《琵琶行》word导学案

ID:8596934

大小:52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02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4课《琵琶行》word导学案_第1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4课《琵琶行》word导学案_第2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4课《琵琶行》word导学案_第3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4课《琵琶行》word导学案_第4页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4课《琵琶行》word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秋北师大版语文九上第4课《琵琶行》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琵琶行(节选)1.品味诗歌意境,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领悟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以有形写无形”描写音乐的方法。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和塑造人物的手法。《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815),遭权贵打击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次年的作品。一个萧瑟的秋夜,诗人送客至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不幸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琵琶行》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长篇叙事诗,既是唐代七

2、言叙事诗的代表作,又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创作的又一高峰。其中关于琵琶演奏技巧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因而本篇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形象描绘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主张诗歌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诗歌平易通俗,相传连老妪也能听懂。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分两个时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是前期,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怀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理想。这一时期的创作

3、以讽喻诗为主。自被贬为江州司马到去世是后期,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将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糅合起来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他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与拥兵割据的藩镇首领吴元济有勾结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诗人被贬江州第二年所写的一首抒情气

4、氛浓厚的叙事诗。诗人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了自身沦落天涯的不幸。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银篦(   )  ②转徙(   )  ③荻花(   )  ④幽咽(   )⑤悯然(   )⑥贾人(   )⑦恬然(   )⑧迁谪(   )⑨钿头(   )⑩管弦(   )红绡(   )霓裳(   )呕哑(   )六幺(   )嘲哳(   )湓浦口(   )虾蟆陵(   )悄无言(   )东船西舫(   )轻拢慢捻(   )水浆迸(   )2.多义词。3.古今异义词。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 今义: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 今义: ③

5、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 今义: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 今义: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 今义: 1.这首诗写了琵琶女的几次演奏?请作简要分析。2.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第2段“大弦嘈嘈……秋月白”中的乐声描写可以分为几个小层次?请作简要分析。3.诗人认为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请分析二人“同”在何处。4.请找出这首诗中描写月的诗句并加以分析。5.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6.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古典诗词塑造人物常用的四种手法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诗人情感、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散文

6、、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共用的手段,古典诗词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运用以下四种表现手法。一、比兴。如《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诗句以桑叶、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起兴,引出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枯落的桑叶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人老珠黄的变化。这些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体会他们的真情实感。二、细描。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如《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这一生活细节表现了姑娘的天真、活泼和调皮。

7、再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爱憎分明、不忍离去但又无可奈何的女性形象。三、烘托。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形象。又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营造了一种冷寂的氛围,为塑造老渔翁不怕严寒、能耐孤独的高傲品性进行了有力的烘托。四、对比。如《诗经·氓》中,女主人公恋爱中的活泼幸福与婚后被无情抛弃后的决绝形成鲜明的对比,男主人公婚前的忠厚与婚后的无情也形成鲜明对比。通过

8、对比,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刚强,反衬出男主人公的无情无义、“二三其德”。后三种手法在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中都有所体现。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属对琵琶女行为动作的细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属环境烘托,琵琶女年轻时期与年长之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