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1课《月亮河》word教案

2016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1课《月亮河》word教案

ID:8602436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2016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1课《月亮河》word教案_第1页
2016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1课《月亮河》word教案_第2页
2016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1课《月亮河》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春湘艺版音乐二下第11课《月亮河》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月亮河 教学内容:欣赏《月亮河》教材分析:《月亮河》是一首平静舒缓的乐曲,原为美国影片《在蒂凡尼处早餐》的主题歌,本课欣赏的乐曲由萨克斯演奏,充满了浪漫气质,多愁善感的音色,婉转低回的旋律悠扬绵长,发人深思。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好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认识乐器萨克斯,安静地聆听《月亮河》,感受《月亮河》的基本情绪和萨克斯的音色。3、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并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教学重点:通过多渠道多方法的欣赏音乐,使学生学会怎样来欣赏音乐,怎样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感。教学难点:学会

2、将音乐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表演,激发兴趣1、导语:老师想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大家欢迎吗?提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用心聆听老师演奏的乐曲,并选择与乐曲意境相符合的线条与色块。2、教师演奏3、教师提问:选择与乐曲意境相符合的线条与色块。(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音乐的要素来回答,如节奏舒缓,旋律起伏较平和,来选择蓝色的色块和波浪线。)1、聆听乐曲,选择与乐曲意境相符合的线条与色块。  2、回答问题(选择蓝色的色块和波浪线)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通过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竖笛演奏《

3、月亮河》,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为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二、巧设问题,激发兴趣1、播放萨克斯演奏的《月亮河》,提问:这段音乐让你联想起生活中的哪些场景?①过渡语:让我们来听听其他乐器演奏的这首曲子,它会让你联想起生活中的哪些场景呢?②提问③评价和总结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能单纯地说一个生活场景,而要同过乐曲的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来展开合适的想象。)1、听音乐思考问题:这段音乐让你联想起生活中的哪些场景?回答问题。      2、听音乐,思考:我给乐曲起名为____________1、音乐欣赏教学不能只注重表面现象,而要去挖掘音乐的要素,

4、学生从乐曲的音色、速度、力度得出乐曲是平静、舒缓,有微微的流动感,因此会想象到夜、月亮、湖水等。     2、播放萨克斯演奏的《月亮河》,提出问题:为乐曲起名。①过渡语:这么美的乐曲,一定要有美的名字来配它,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好好想想,为它取个美丽的名字吧!②提问③评价和总结学生的回答:这首优美的乐曲,有一个浪漫的名字——MOON RIVER 月亮河。(多媒体出示)3、介绍萨克斯并演奏①过渡语:刚才的乐曲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老师带来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同学,他想为你们介绍他的萨克斯,欢迎吗?②学生介绍萨克斯③学生演奏萨克斯《月亮河》,教师提出要求:观众听得越投

5、入,表演者也会更加投入的,所以请大家随着音乐投入地动起来吧!4、播放视频片段并介绍①过渡语:你们知道吗?这首曲子原来是一首歌曲,有歌词演唱,想听吗?播放视频②介绍歌曲:刚才看的电影片段选自1961年的影片《在蒂凡尼处早餐》,这首曲子获得了第三十四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同年获得格莱美最佳歌曲奖。5、教唱歌曲①出示中英文歌词。②范唱歌曲③用手势法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演唱要求:追求一种充满幻想的、浪漫的、空灵的声音。6、教竖笛伴奏①出示简单的伴奏谱②带领学生练习吹奏竖笛7、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演奏竖笛或演唱歌曲回答问题。      3、欣赏萨克斯演奏《

6、月亮河》,随音乐舞动身体。      4、欣赏视频片段       5、学唱歌曲     6、学吹竖笛  7、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演奏竖笛或演唱歌曲2、每一遍听赏都提出一个不同的要求,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运行状态。问题也由易变难,并具有延续性和渐进性,有了前面对音乐元素的理解,此处起名也不会太过离谱。3、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正好有一个学生萨克斯吹得不错,如此优质资源要好好利用,对于同龄人,学生总是能够产生更大的兴趣、更强烈的羡慕之情,注意力再一次被紧紧地抓牢在课堂上。在学生演奏的过程中,教师提出要求,请其他学生随音乐舞动,符合学生的需要,因为此时学生的情感也非

7、常想得到释放,在肢体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4、相对纯音乐而言,带歌词的歌曲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影片段的出现,使学生的视觉也得到满足,而语言上的差异、不理解,更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出现中英文歌词,学生的思维全部围着它转。 5、由于是欣赏曲目,演唱歌曲的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喜爱,所以在演唱方面不做更高要求,只要能跟着老师哼唱就可以。 三、文化综合,提高审美1、配乐诗朗诵①出示两首小诗,提出问题:选择与乐曲意境相吻合的一首配乐朗诵②播放音乐2、(弹性内容)教师配乐朗诵《再别康桥》。1、自主选择小诗,配乐朗诵,愿意者上台表演。2

8、、聆听教师朗诵,体会音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