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上《杨修之死》word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上《杨修之死》word教案

ID:8602847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2

人教版语文九上《杨修之死》word教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九上《杨修之死》word教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九上《杨修之死》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九上《杨修之死》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修之死》教案                             教学思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的矛盾冲突。教读本文,应在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分析探究杨修的死因,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启示。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

2、图。     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 《三国演义》主题曲、DVD 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步骤节                           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

3、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师板书课题)   师: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理小说情节。     1.检查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旷”造句)庖官     主簿    谮  

4、  绰刀   恃才放旷   2.朗读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场合, 要读出感情来。3.朗读任务: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朗读后做答。边朗读边指导朗读。     学生活动:找出小说的三要素。     人 物:曹操、杨修。      故事情节:曹操杀杨修。      环 境:战场。 复述文中的六个小故事。    明确:这六个故事分别是:破字,分酥,破梦,告密,出门,答教。 归纳:事件 心理               私解“鸡肋” 怒杀杨修      

5、         破译曹操写“活”字的用意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一合酥 虽喜笑,心甚恶之               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用意 愈恶之               密告曹丕 愈恶之               教曹植出城 大怒               替曹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三、熟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1.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2.插叙

6、的顺序。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以杨修“身死因才误”做为行文线索。3.初步思考: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明确:杨修:恃才放旷。      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说出俩人性格的主要特点即可。)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研讨探究,概括杨修的死因。 辩论活动,了解人物性格(学生各抒己见)   1 辩论活动,了解人物性格。         师: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曹操杀杨修。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其渊源的,杨修之死也是这样。这是情节发展的必然,也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下面请同学们以“杨修之死是否完全归因于曹操”展开辩论。   

7、  男生为正方,观点为:杨修之死归因于曹操。     女生为反方,观点为:杨修之死不归因于曹操。     辩论要求:要有理有椐(你的观点要有事实依据)。    在辩论中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明确:曹操——阴险狡诈;杨修——恃才放旷。总结归纳: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8、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